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关注特教学校学生:因材施教,更呼唤融合教育

融教之家融教之家
2021-04-12 16:07 1522 0 0
为了让南京市聋人学校的高三学生们顺利赶考,近70岁高龄的南京市聋人学校退休教师陈琴又拿出2万元,用于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三学生。据了解,这已经是陈琴第四次对高三学子进行捐助,总数超过10万元。为了使学校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同样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的在职教师陈燕于3月20日亮相《中国诗词大会》。

“你们只管安心学习,如果经济上有困难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为了让南京市聋人学校的高三学生们顺利赶考,近70岁高龄的南京市聋人学校退休教师陈琴又拿出2万元,用于资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三学生。

据了解,这已经是陈琴第四次对高三学子进行捐助,总数超过10万元。

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是对她最大的安慰。“在聋人学校工作期间,我就觉得这些聋人学生特别不容易。因为听力障碍,在学习上他们要付出比正常学生更多的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为了使学校获得更多社会关注,同样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的在职教师陈燕于3月20日亮相《中国诗词大会》。凭借最多答对数和最快响应度,陈燕从共同答题的百人团中脱颖而出。在她看来,助力学生推开诗词之窗、领略人生诗意对于学生们来说无疑是幸福的。

陈燕的学生在给其的信中这样写道:“确实我们听不见,但我们通过诗来探索这个世界,这也是陈老师的期望。”

1、特殊教育学校,倾心守护、因材施教

通过教育局统考统招,赵丽琴于2012年入职三明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该校第一位专业体育教师。在她想象中,可以把学生当作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对待,但真到上课时她有点难以接受,“跟我想的落差太大了。”

其实除了特教专业毕业的,大多数老师来到学校时都没做好准备:一篇课文可能要反复教长达一个星期学生才能勉强掌握;舞蹈课上学生们听不到音乐,乱成一锅粥;为培智班学生开设的高中数学止步于帮助学生认识日期和时间,却还需要很长的铺垫……

最困难的时候,赵丽琴想过要调回普通学校,是校长最后劝住了她。“现在感觉已经爱上这个学校,也习惯了给这些孩子们教课,挺聊得来的。”

学生们有不同的学科优势与彼此各异的人生规划,而老师们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在该校的毕业生中,部分学习文化课的学生考入了高校,部分选舞蹈的学生最终考进福建省的残疾人艺术团,部分学烹饪的学生当了厨师或自主创业,而大多数学生都能走进工厂上班。

在老师们看来,他们的职教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还要帮他们更好地生活。

烹饪课增强了学生们做事的次序意识;手工课不仅锻炼肢体灵活度,也让孩子们变得更有耐心;体育课结合运动康复,致力于恢复孩子们失调的平衡感。

听障部七年级的秋丽选修了手工课,尽管左手发育不完善的她曾用了整整一年才绣出一个正方体,但在老师的持续鼓励下,她的变化也显而易见——如今秋丽的左手已经可以抓握比较轻的物体。

“他们真需要多出去看一看,了解社会和这个世界。”语文老师陈佳依说,“我经常跟学生讲,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要接受自己的不足。”

2、科技为听障孩童托举希望

上海市第四聋校是上海历史最悠久的聋人教育学校。为了让听障孩子拥抱世界,校方应用了多种方法。在这里,声音被“翻译”成各种各样的形式。

学校的“小创天地”里,机器人编程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高年级学生紧盯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敲打打。

在语音翻译软件帮助下,老师讲述的每一句话,被实时显示在屏幕上。老师胸前则挂着一个便携装置,和教室一侧类似音箱的设备无线连接。

这个装置叫“云塔”。随着科技进步、人工耳蜗植入的普及和家长对早期干预的重视,绝大部分学生入学时都接受了听觉干预,佩戴了合适的助听设备。

为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便利,学校为部分教室配备了“无线聆听系统Roger络+云塔”,学生到校后不需要将自己的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换下来。

老师讲课的声音会由“云塔”扬声器播放,使得教室中每个位置的学生听课时的声音强度都近似一致。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听障者群体的生活已方便许多。

有实验室通过人工智能降噪技术,让人工耳蜗的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40%;有研究院将人工智能语音技术置入字幕机顶盒,实时同屏显示画面与辅助性字幕;更有许多企业开始着力研发推出听力辅助工具。

无声世界的记忆对于一些特教学校的学生而言已十分遥远。

3、高质量融合教育还有多远

截止2019年末,当年在校残障学生总数为79.46万人,其中近40万残障儿童就读于普通学校,并且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人数逐年上升。

在十三五期间,国务院修订了《残疾人教育条例》,连续实施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印发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指导意见,逐步落实“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等一系列保障适龄残障儿童教育权利的政策和文件。

义乌尚阳小学“特殊教育卫星班”便是其中一例。

卫星班是为拓宽融合教育渠道,推进融合教育进程,将特殊教育学校有条件、有意愿融入到普通学校的中度残障儿童少年选送到普通学校组建成班,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共同管理、合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班级。

该校卫星班设有专用教室、感觉统合训练、肢体康复训练教室各一间,并根据多维度评估的结果,为每位孩子制定了最适合他们的支架式课表。

然而据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表示,很多残障学生在普通学校获得的教育质量仍有待提升,“随班就坐”、"随班混读"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善。2018年,全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发布的《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申请入学的受访者中,仅有69%成功入学。

邰丽华也在今年两会递交了提案,建议在即将出台的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21-2025)》中,进一步系统落实普通学校中的特殊需要学生“一人一案”,提升学生教育质量,保障残障学生权利。【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邰丽华:残障学生个别化需求难以满足,建议加强落实随班就读“一人一案”政策

目前在北京的多所普通学校从事一线融合教育的刘丽表示,服务于特殊学生的师资尚有很大不足,根本原因在于编制和保障的缺失,“学校的主课老师尚缺编,何况资源老师,绝大多数学校的资源老师都是任课老师兼任。”

相比师资的缺乏,融合教育的硬件建设相对容易。但因为资源教师的缺乏,资源教室建成之后也无法充分应用。刘丽也曾在多所普通学校观察到,校方虽然采购了昂贵设备,却从不使用,这令她感到心疼。

邰丽华委员据此建议,引导普通学校在常规教育教育学工作中融入、整合融合教育内容,通过特教资源中心或第三方评估管理的方式进行质量把关,围绕残障学生的需求,整合校内已有硬件、软件支持,引入必要的外部专业支持,保障残障学生的教育品质。

推荐阅读

1、山东省教育厅:计划新增近4000名特教教师,残疾儿童少年15年免费教育基本实现

2、无处安放、“随班就坐”、一师难求和被闲置的资源教室,高质量融合教育还有多远?

3、关于“影子老师与融合教育”,邰丽华、许家成等专家这样说到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 自闭症互助圈
    自闭症互助圈

    生命全程,互帮互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