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什么是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不单单是把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一个教室里让他们一起上课。而是分小组上课,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每个孩子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
虽然教育部就随班就读儿童出台了“零拒绝”的政策,但是让特殊孩子进入普通学校上学不应该成为一个任务,“随班就坐”、“随班混读”是目前我国随班就读工作的一个现状。
江苏省特殊教育研究会理事长、研究员丁勇曾说过“育人是随班就读的根本任务。如何改进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提高育人质量,这是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随班就读工作为什么有量无质?
学校方面
我国约有40万的特殊孩子在普通学校就读。学校是融合教育发展的载体,有关融合的一切都从这里开始目前,在随班就读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学校对特殊儿童拒之门外到允许就读再到配合就读,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班一直在发展但是效果并没有很理想,还有诸多的拦路虎。
1、大多数普通学校不具备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条件。学校所提供的教育经费非常有限。由于经费的投入问题,导致在教学材料、用具、教学设施、资源教室、资源教师配置等方面存在不足,很难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提供足够的支持
2、随班就读的氛围不够,学校没有对家长和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所以会出现觉得特殊学生很笨、学习差、情绪不稳定、打扰自己学习等,从而导致小朋友之间的不和谐、孤立特殊儿童、甚至家长联合起来向学校施压劝退特殊生。
3、随班就读并不是直接把特殊孩子放在普通班就行了,它要求学校必须配备专门的资源教室以及需要请专业的资源教师。很多学校是做不到的,有些可能是不重视,有一些学校是没有资源来满足需求。
教师方面
教师是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但是特教老师稀缺和经济压力,缺失支持教师的残障儿童“随班就读”面临巨大的挑战。
1、融合领域中也没有形成一套专业并可复制的教学体系。普通教师很难接触到融合的专业培训,而特教老师则难以进入幼儿园或学校。
2、有些普通幼教和教师,对特教不了解,对自身专业性不自信,通常是不会完全接纳孤独症儿童。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够专业,耽误孩子的干预最佳时间。
3、一些教师不赞同特殊儿童在普通班中随班就读。主要是觉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差,会影响班上的总体教学水平。此外,普通学校的教师缺乏相应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
社会方面
社会认同与社会接纳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发展至关重要,融合教育的目的是让特殊儿童将来能回归到社会,但是目前大众认知等问题也一直融合教育发展的一大挑战。
1、由于我国随班就读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经验不足,所以我国随班就读存在着特殊教育立法不完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具体的措施难以落实和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规划;在特殊教育方面投入资金不足,大多数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等问题。
2、许多社区对区内普通学校支持的运转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社区没有做好有关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的宣传工作,如开展各种社区内的讲座、与学校取得联系、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等
3、目前,社会上对随班就读的态度还没有形成一个尊重与善待的氛围,社会上的各类人士对特殊儿童的认知不够,接纳程度低。
家长方面
1、家长在观念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家长在面对自己孩子时感到不安、自责、内疚或失望的情绪;家长出现一些严重错位的观念,要么过分偏爱、事事包办或怕孩子送到学校后“受罪”或受到其他正常孩子的嘲笑、欺负。
2、家庭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等原因,从而造成许多特殊儿童无法走出家门,没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些都制约了特殊儿童的独立性,滋长了他们的依赖性,使他们今后走向社会以后毫无适应性。
3、有些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后就觉得是老师是事情了不管不顾,但融合教育是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并非是单纯的“托管”。
5、不认同自己孩子是特殊儿童,所以拒绝参加随班就读,也拒绝任何形式的康复补救等等,从而耽误了孩子的最近干预时间。
自身方面
在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作为主体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也最能体现一个融合教育的发展情况。虽然一直在呼吁提倡融合教育,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融合教育的,能进行融合教育那么他的本身能力必须要达到一定条件。比如他可以听懂理解服从指令。不然可能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1、因为自身的原因,在普通学校学习中导致认知能力不够,知识结构不完善,以至于学业跟不上,特别是越往高年级学科学习越难;
2、不懂得课堂常规,上课时经常跑出座位,兴奋时会乱蹦乱跳,班内的教学秩序遭到破坏,影响了正常学生的学习;
3、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在课堂上专心从事学习活动,成绩不理想;在情绪激动时会出现攻击行为,导致被排挤被霸凌被歧视。
融合,并不只是单纯地、物理地将两个群体的孩子放在一个教室里那么简单,要想融合教育能够有效地,成系统的进行下去,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
我们需要国家对社会进行融合教育的知识普及,需要社会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与资助,需要足够的师资力量,需要社会人士的宽容、理解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