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

恩启特教平台恩启特教平台
2019-07-23 08:56 11520 0 0
“全纳”≠“融合”吗?

“融合”,是所有自闭症孩子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家长们思考如何进入普通幼儿园,进入普通学校以前,你是否知道:什么是“融合教育”?“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是一回事吗?“融合”与“全纳”到底意味着什么?

近年来,对于“融合”与“全纳”的争论逐渐凸显。有人认为,“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是“inclusive education”思潮不同的翻译方式,二者是同义词,区别仅是翻译的不同。也有人认为“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提出的背景与服务对象不同,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当“融入社会”、“接受平等的教育”成为每一个自闭症孩子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你真正了解“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吗?


历史上的“全纳”与“融合”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二者的概念并不相同

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是从隔离走向融合。在隔离教育时期,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与普通儿童的教育是并行但是互不相通的。当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教育公平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融合教育的理念逐渐产生。

“融合教育”理念的出现源于1968年,瑞典学者Bengt Nirje出席美国召开的智力落后问题研讨会,在会上他介绍了一种思潮:正常化。

他提出:“保证智力落后者应尽可能使他们的日常生活的类型和状态与成为社会主要潮流的生活模式相接近。”

“正常化”思潮的提出,反应了人们对于特殊教育公平的理解与认识。在这种思潮传播和影响下,欧洲和北美国家开始反思传统的隔离的教育模式,从而产生了特殊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融合教育运动。

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洲通常把这项运动称之为“回归主流运动(mainstreaming)”,而以英国为代表的的欧洲国家则将这项运动称为“一体化运动(integration)”。

虽然名称有所差异,但二者的核心理念都是相同的:都是从根本上打破了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藩篱,都是在“正常化”思潮的影响下,将特殊需要孩子融入到普通教育机构和主流社会中的实践活动。

在这样的运动之中形成的一些理念,例如“最少受限制环境”、“个别化教育计划”等,都极大地推动了融合教育的实践和发展。

“全纳教育”的产生则要回溯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产生的“全民教育”思潮。

20世纪80年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人口迅速增长,经济停滞带来的威胁,国与国之间,国家内部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很多战争、内乱、暴力犯罪等事件。这些问题导致80年代基础教育在许多不发达的地区出现明显倒退。

“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理念的引领下,针对教育中存在的:基础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发展不平衡、未入学儿童和成人文盲数量居高不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0年,在泰国宗迪思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全民教育要求教育需要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目标。

穷人、流浪儿、童工、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游牧民和移民工人、土著居民,种族、民族和语言方面属于少数的群体,还包括难民,以及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者和被占领区居民等,都不应该受到任何形式的教育歧视。全民教育,是一种追求教育公平的诉求,是全世界教育发展索要追求的目标。 

但是,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多变,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全民教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成为人们率先关注的对象。全民教育希望首先通过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来推进全民教育的发展。

1994年,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求教育大会上,《萨拉曼卡宣言》的提出标志着“全纳教育”应运而生。


“他们”与“我们”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的起源是不同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两个概念就是毫无联系的个体。

从起源和关注领域来讲上讲,“融合教育”起源于特殊教育领域,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融合教育的发展可以追述到上世纪80年代末,政府开始倡导并推行随班就读。而“全纳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全民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向整个教育领域,而非单独指向特殊教育。

融合教育的目标是:让特殊需要儿童——“他们”,融入主流社会——“我们”。当前的现状,更多的是: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够与普通学校的孩子融合,而大部分孩子,因为“能力不达标”而被拒之门外。结果,“他们”仍然会区别于“我们”,甚至被“我们”所排斥。

而进入普通学校的“他们”难免遭到欺凌、排斥,很难成为真正的“我们”。而“全纳教育”秉承“无差别”的原则,强调特殊需要孩子本来就是“我们”中的一员,没有谁是特殊。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是有特殊需求的。


“全纳”是“融合”的发展方向

在看到“融合教育”与“全纳教育”区别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中的重要联系。

不论是“融合教育”还是“全纳教育”,他们都是为了追求教育公平,两个概念的出现都反应了全人类对于平等、人权的共同诉求与期望。

“全纳教育”可以说是“融合教育”的发展方向。

“融合教育”强调“回归主流”,将特殊孩子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能力达到一个既定的标准,走进普通群体的孩子。而“全纳教育”强调“零拒绝”不论什么样的孩子,教育应该提供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方式方法。

“全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融合教育”的规模,也提升了质量,可以说“全纳”是“融合”的未来目标。

实现“全纳”,是一个漫长且有待探索的过程,所以,当前,实践好融合教育,会给全纳教育的推行提供良好的实践经验。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实现“融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无论环境会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努力提升孩子的各项总是没错的,孩子能力越高,未来的独立,就多一份可能。


参考资料

1.李拉.”全纳教育”与”融合教育”关系辨析.理论经纬

2.董奇,方俊明,国卉男.从融合到全纳:面向2030的融合教育新视野.中国教育学刊

3.杨进,王洙,钱丽霞.全纳教育:全民教育的新思路

4.SCHORR R.Peter,he comes and goes.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Handicaps

5.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辞典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 自闭症互助圈
    自闭症互助圈

    生命全程,互帮互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