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摘要
在普通班里,有些孩子因为生理、心理的因素,本来就和同侪有些不同,后来更因教师、学校的不了解,使这些孩子的学习较一般孩子更为坎坷。其中妥瑞症(Tourette’s syndrome)儿童就是人数众多,而且最易被误解的一群。
妥瑞症是一种神经学疾患,以动作抽搐和发音抽搐(vocal and motor tics)为主要症状,患童有50%的机会同时有注意力缺陷或过动的问题,另有50%的机会发展出强迫性症状,学习障碍也是妥瑞症儿童常见的并发问题。
妥瑞症的发生率相当高,1000名男童中会有一位,女童的发病率较低,约为男童的三分之一。本文以一个典型的个案「山椎」为例,透过文献、观察及对父母师长的深度访谈,描述妥瑞症儿童在教室中的适应,老师不同的因应方式,又怎样影响他的学习。
(续接前文........)
一个转机:个案会议及其结果
第一次个案会议:了解学习现况与教学原则
第一次个案会议是山椎六上学期末,在学校辅导室召开,除了研究者以外,还有个案父亲、校长、辅导主任、导师、资源班两为老师、自然科、社会科、体育、美术、音乐等老师。会议下午四点半开始,到六点才结束。
会议过程是先请每位老师报告山椎的上课状况和老师的困难(有好也有坏,内容已摘要记在前节),其中校长会追问较仔细的情况并请家长表示意见,最后请研究者以专家的身份提出建言。于是研究者仔细的说明妥瑞氏症的症状及成因,并参考曾世杰(1996)的文章,针对山椎的状况提出教学上的处理原则,摘要如下:
1.接纳并体会孩子的苦:
「没有人愿意自己是乱糟糟的」,孩子这样混乱,是因为他自己也不能控制。如果老师、同学、家长在了解原因后,能接纳并体会孩子的苦,避免讥笑和过度的处罚,培养孩子基本的尊严和自信,那么孩子较可能转而积极学习。
2.落实「每个人可以不同」的信念:
其实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能力、兴趣、背景、期望等都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尤其是在这样的过程里学习去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进而欣赏这些不同,一直是教育上的「高级」理想。
当班上有比较特殊的孩子时,不正是显现这样高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机?因此期望老师重拾「每个人可以按他自己的能力、兴趣来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有不同的评量标准」的教育信念,确实「让教学有点弹性,让孩子有点决定权」。
也许可以试试先在班上宣导这样的想法,而后提供孩子可以自己决定要做什么,怎么去做,并给自己的努力及成品评分的学习活动。其时「光」老师已在该班打了很好的基础,只要各科老师也一起努力,并且在教学活动上确实有些改变,相信我们会看见孩子有不一样的表现。
3.看见孩子的优势并藉此发展他的专长:
像山椎这样的妥瑞儿,又冲动、又固执,是很恼人,但这两个特质在同一事上相遇时,要不成为专家恐怕也难。很多杰出的妥瑞人都因为有这样的机会而成功。在山椎的学习表现上,可看出他对「操作性」的活动较有兴趣,像在美术、自然、电脑、数学(有游戏或操作活动)里,他的妥瑞症状就减少到几乎看不到。
而且他其实气质上很敏感,像听歌曲比别人更易感动等。如各科老师能找到他有兴趣的,有动机去做的具体的活动或事件,鼓励他以「强迫性格」全心投入,反复练习;或以「冲动」而在那件事上有敏捷、创意的表现。
4.提供孩子「短、小、精、汉」的学习经验:
「短」是指时间缩短,「小」是指量不要大,妥瑞儿因注意力缺陷又冲动,是非常容意分心,又会忘东落西的,所以要他做的事要尽量配合他的状况,但要要求他做到「精」,也就是要强调过程的尽心尽力,并要具体的检讨他的工作品质。
「汉」是指成为有用的人,每个人都在追求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妥瑞儿因各种症状造成自信上的伤害,尤其需要觉得自己是有用的、被看重的,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能指派一些他能胜任的工作给他做,不仅能藉此训练他的技能、提高注意力、培养自信,更是与其他同学有良性互动的机会,是一举好几得的事。
5.逐步踏实的常规要求,清楚的提醒:
人虽然相当受到生理的限制,但良好的学习及训练,可以让行为更有效率、更受人欢迎。对妥瑞儿的行为表现也是这样。因此,具体可行的常规要求和教导,可帮助孩子知道自己那时候的角色,那时候怎样的表现是较恰当的,而努力去做到,若有争执或冲突,孩子也能有较持平的衡量,若真是自己违规也较能因了解而甘心认错,接受处罚,减少因觉被冤枉、诬赖而有的动暴情绪反应。
另外,若能有事先、清楚的提醒,可以让孩子有充份的预备时间,能控制自己去做该做的事,降低害怕、焦虑的情绪,减少冲突,也能因事先的提醒,避免做出不能不该做的事。另外,因规矩清楚,孩子能预计自己的下一步,能估计自己可做的尺度,甚至知道自己的角色,这些都能.6.帮助孩子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较恰当的行为表现。
6.提供多元的学习及表达管道:
就如蒙特梭利所言,学习是人类的本能,也如建构论学者们所说,学习者会主动的运用自己所拥有的各种管道来触接周围的讯息,建构成自己的知识,并以自己能掌握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像山椎这样的孩子,ㄧ般教室里惯用的长时间、专注听讲、快速纸笔记录、特定时间里要回答,较强调特定知识的纸笔或口语呈现等的方式,显然是较不利的学习。如果能允许他运用各种他运用各种管道,如可用动作直接触接、用颜色、声音配对了解,最好有真物实境的具体例子,同时也能透过这些多元管道来表达,应该会有较好的学习。
7.与会老师与家长的反应:
除校长、辅导主任、资源班老师外,其他老师大多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议,也是第一次有机会知道同一个孩子在不同课堂上的表现,及不同老师对同样现象的处理;尤其对妥瑞氏症的认识,除了导师早一个月知道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听到,也第一次知道可以如何处理像山椎出现的这些恼人的问题。
因此,每个人都很专注的听讲、很热切的参与讨论。「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声,和松一口气的心情,使参与的老师都有同在一艘船、同爱一个孩子的感受。
对山椎的爸爸来说,第ㄧ次如此慎重地被学校邀请来参与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感觉应该是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吧!看他从一边擦汗,一边小跑步的加入刚开始的会议,还没坐定就听到一位接一位老师,报告着孩子学习的实况,「是这样子的啊?!」他一直擦汗,脸上交替出现难堪、无助、不解等情绪
在听到研究者解释孩子是妥瑞氏症患者时的豁然开朗,「是啊,他从小就这样。哥哥也是阿,只是没这么严重。原来我自己也是,我就一直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急性子,常常会控制不住,事后又很后悔。」及立刻涌上的愧欠「我真的不知道是这样的!我真的不知道!」,会后他很激动的向校长、老师、研究者致谢,他似乎下定决心要好好爱孩子。
个案会议后的改变:重要人物的影响
「最大的改变恐怕是,再也没看过孩子青一块、紫一块的来上学了!孩子的精神显着的好多了!快乐多了!」,在下学期开学后一个月的访谈时,导师很欣慰的说着,「孩子说爸爸上学期个案会议回家后,跟大家说他们是妥瑞氏症的人。
以后他不会再打他了,但是要他好好努力。从那天开始,爸爸真的对他很好,有时晚上会早一点回来,问他在学校做了什么?有时周末还会带他出去。孩子觉得很高兴。」研究者在下学期有两次在小学里,无意中看到父子两有说有笑离开校门。
至于在教室里,导师在与研究者讨论后,于个案会议后的辅导活动时间(山椎正好在资源班上课),向班上同学说明山椎的状况,并请同学帮助山椎。于是下学期,研究者到班上访谈同学时,发现几乎全班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确实受到山椎干扰,但会原谅山椎,因为他又不是故意的,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甚至很多同学认为「山椎其实很热心、很乖、很聪明」,然而也几乎是全班的同学都期望山椎能多学习自我控制。
研究者后来几次到该校,都看到山椎与同学笑闹着,比起上学期看到的郁郁寡欢、或当旁观者,相差很多。尤其学期末时的义卖活动,看到他汗流浃背却意兴盎然的和同组同学们一起卖力的预备食物,卖力的叫卖,正确而快速的收钱、找钱,谨慎有礼的送货等,真是令人想落泪。
在课程上,六下正好该校试做单一老师主题式统整教学,导师以自己能掌握的语文等四科时间,进行为期一学期的「让爱放光芒」主题。由于这样的教学是比较贴近研究者所提教学原则的教学型式,加上导师特别用心留下相当空间由孩子自己来设计及发展学习过程,因此可看到山椎有相当多令人惊喜的进步。
比如:山椎从一开始就相当专注的在参与,包括听演讲、看电影时都比过去专注很多,回答问题也比以前对题,有时甚至是第一个回答,而且答对。对于他一向喜欢的操作性、有结果的活动,如研究者观察他在「义卖活动」中的表现,从计划、作海报、到各班宣传、预备工具、制作食物、叫卖登记、收钱找钱、送货等,他一直都热切的参与着,他认真想、专心听、主动去问人、去看书、积极去做,和同学的相处,也从很容易冲突到彼此都比较能听、能建设性的说、一起去做。
虽然山椎仍会有些抽搐、注意力不集中、或冲动,但大家似乎「没空去管啦!」(一个同学的用语),甚至「冲动」还促进了该组的行动,「强迫性」有助于该组的品管,虽然他「有时还是叫人受不了,不过他真的很不错喔!」。
另外的例子是导师特别提出的例子,在进行「爱的A计划」(为母亲做七件事当作母亲节礼物)时,由于做计划的部份需要「计划并用电脑打出来」,鉴于他的语文程度,老师并不寄望他做,但有天将要放学,他要求使用教室里的电脑,老师答应后,他就一个人闷声不响的在那里打了将近一小时,然后缴出他的A计划,虽然用字较简单,但清楚可行,而且没一个错字,令老师意外而感动。
尔后,他和其他同学一样照着计划一一落实,母亲回应:「这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母亲节」,她没想到山椎在毕业旅行会为她和家里每个人买礼物,没想到山椎会写贺卡、会帮她把家事做得好好的。整体评量起来,他的A计划(含计划、执行、和自评)在全班来说,至少在中间位子;「若要和他自己的过去比,那他值得得进步最多奖」,导师说。
至于其他课的表现,从第二次的个案会议(2001/06/06)可得到一些讯息。资源班老师认为他的语文虽有进步但很有限,不过他的学习态度有改变很大,「在写作业上,过去多半不作,而且会编理由。这学期很有进步,像学期中就自己主动提出想上六下的课本(原来是依其程度上相当于四上的文章),我说好阿,但功课会变多,你要写呦!
他说好。然后就真的每天都会提醒、督促自己尽量去完成。虽然偶而还是会没写完,但已经很有进步。我觉得他在长大,也会想要做好」。
音乐老师则在上课时尽量在他专注时对他微笑,并找他会唱的歌要他秀一下,结果「这学期常规变好,不像过去常失踪。而且我发现他非常有感情,教唱「骊歌」是第一个哭的」,从同学们的访谈也证实老师的话。
体育老师认为「同学较不会排挤他了。以前因为他的反应较慢,技巧上跟不上(学生常说他笨),同学普遍不要和他同组。这学期我上课时会要他帮忙记分或代替老师分发工具(做助手),他很乐意,事也做得不错,我就给他鼓励,大家都很高兴。
另外,他因为要计分,所以要专心看,他这学期比较少去干扰别人」,另方面,导师提出:「实习老师报告打篮球时,会将「球」占为己有。因为他的「团队观念」少,易与人冲突,常会「占据」用具(自然课也如此)。老师说如果你定要自己一个球,就只好请爸爸给你买一个!
第二天他真的带一个新篮球来了,真的自己一个人在一边玩。老师又担心这样对他的人际关系不好。培养团队观念恐怕是未来的一个重点?」。自然老师有不一样的看法:「其实他人际关系蛮好,虽然偶而会自己一个人用一套设备,但花点时间跟他讲,他还是会还。分组时同学蛮乐意和他在一起的。」
后来,研究者和同学访谈,发现同学们认为他并不常这样,也只有很少数同学会非常在意他将东西「占为己有」,甚至有的同学说,自己也很想自己有一套,这样可以想用多久就用多久,把实验做好一点。山椎自己则表示,他只是想用久一点。
社会科老师认为:「他有时突然想查生字,就一定要查,不给查就大闹。从三年级起即如此,讲故事时还好,但若讲历史则不能专心听。上课时,每节课都会带小东西在手中把玩,若拿掉,就会情绪不佳。喜参予分组活动,但不易跟上问答式的分组活动,而且也看不到口语表达能力好的情况。」
至于研究者观察社会科的上课情形,发现该科老师相当尊重学生,几乎不打断学生正在进行的讨论或正在做的事,所以整堂课,山椎几乎是只要不打扰别人,他想要怎样就怎样(别的同学也是如此),他数次站起来,离坐看别人、甚至到走廊晃荡,同学提醒他、劝他也没用。
分享讨论时,他也像没他的事一样,头抬也不抬一下的一直玩他自己的玩具。同学说他上社会课一向如此;问山椎,知不知道现在社会课在上什么,他说不知道;问他为什么都一直玩自己的玩具,他说不喜欢社会,要读很多字,他都不会,不想读,而且反正老师又不会怎样,没关系啦。
但是数学课就不大一样,「山椎蛮喜欢上数学,和语文比起来,他的数学成绩算好的。我上课尽量透过一些操作性活动,让孩子从中发现一些原则,并且藉着分享扩展他们的思考。对山椎,我还会要那组每次都要分派工作给他做,像记录、简单的操作等。
结果山椎经常都做得不错。这学期,他比以前更能跟上问答,做计算也比以前专注」研究者在教室观察,发现数学课有上述特色外,该师的教室管理做得很好,叙述清楚,赏罚分明,经常给山椎和其他几个较易分心的学生制造答题机会,并且很注意山椎,常会在他有动静时给个眼神、表情或短句做为提醒。所以,山椎在数学课显着少站起来,举手答题的次数多,而且几乎都没玩手上的小玩具。
整体来看,不管是家长、老师们、学生们,在了解山椎行为的原因后,大都能接纳并体谅,而这使山椎少受责骂、讥笑,情绪较为正向,进一步配合课程改变,则可看见山椎的主动、努力与进步。
但若更细步来看,则可发现,仍不喜欢上资源班,阅读障碍的部分需要特别的教导与关怀。在社会科与数学部分看到,「常规」可能是个关键。「自我控制」、「情绪管理」、「团队概念」是接着要加强的部分。
讨论: 从融合教育角度来看
「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上,是相对于「隔离教育」的概念。早期社会为智能不足的孩童设立特别的机构,提供特别适合他,但可能和当时社会非常不一样的教学活动(教材),这是将特殊儿童「隔离开来」受教育。但美方1970年代起,对隔离式的特殊教育产生质疑,而有了「回归主流」运动(the mainstreaming movement)。
「融合教育」则是其中的教育安置方式。它的主要精神是认为特殊儿童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他有「出生于此,成长于此」的权利,换句话说,他也有权利要求在社会里得到最适合他的教育,以适应社会,获得更好的生存机会。
因此,他有权要求和主流文化里的大部分人互动,在主流社会的文化中成长,有权要求在「最少限制环境(the least restrict environment)」的教育环境下受教。这样的想法,和台湾法律赋与人民的教育权利是一致的,因此,「融合教育」也成为台湾近年特殊教育的重要趋势之一。
1992年,被诊断为过动和妥瑞氏症的雷恩(Ryan K.),15岁,在华盛顿州一个高中的「回归主流班」就读,并在资源班接受补救教学。由于该年一月起,他的妥瑞症状戏剧性的变严重,而被个别教育计划小组要求「离开学校,回家自行教育」。
但雷恩的爸妈不同意,他们根据孩子有权在「最小限制环境」下学习的法规,向法院提出告诉,期望雷恩能在普通学校里学习。经过漫长而艰苦的奋斗,终于争取到在离家更近的社区高中就读。
整个过程里,法院考虑四个主要的问题:
1.在配置有较适当补救服务的主流教学环境里,个案的学业成效如何
2.在主流教学环境里,个案的非学业性成效如何(包括非障碍同学提供语言、行为榜样等)
3.个案对老师和其他同学可能产生的负向影响
4.个案在主流环境下受教的教育成本
如果从这四个问题来看山椎在所谓主流教学环境(即一般学校)的学习问题,则可发现,针对一、二、三项,山椎在台湾目前的主流教学里,都呈现负向的结果:他的学业成绩不好(几乎总是在最后百分之十),就算有设备良好的资源班,对学业成绩的提升仍非常有限。
他的非学业性的学习状况也不好,自我概念低落,没自信,常受老师处罚或不公平的处理,受同学讥笑及某个程度的排挤,也承受很大的来自家长的压力。相对的,他的行为也对老师、同学造成相当的负向影响,他的问题使老师承受来自家长、学校的额外压力,甚至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对同学的上课也造成相当大的干扰,甚至有身体安全的忧虑。
但是在第四项里,「与大部份同学共同分享一套教学场地、设备、师资,当然比单为他(或少数相似特质的特殊儿童们)成立一个班或聘请数位专门教师,成本要来的低。如此看来,山椎留在主流教学环境里,似乎只是为了省钱而严重忽略孩子的学习?其实不然。
在山椎的例子里,我们明显看见,「特殊教育专业」(如研究者)的介入,帮助老师、家长、同学了解山椎问题的症结所在、成因、及处理原则,在态度上转为接纳,在学习上能看见孩子的长处、优点,给孩子较多元的学习及表达机会,觉得自己有人爱,自己有能力,是有用的人,于是我们看见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
因此,研究者以为:不是特殊儿童要不要融合教育,而是融合教育怎样帮助特殊儿童的学习,才是融合教育实施的重点。
「没有人愿意自己是乱糟糟的」,孩子是这样,老师、家长何尝不是?从山椎的学习可看出,主流教学(甚至设有资源教室)不能让特殊孩子学习有好的成效,反而使老师、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手足无措,甚至不当处置,最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而不是「故意」或「太烂」。
所以,研究者以为:融合教育要有正向成效。
第一、要提供老师、家长、甚至同学,对症下药的特殊教育专业协助。
第二、要落实的举行个案会议,让各科老师们、家长、特教专家都能有正式、开放的沟通机会,一起积极的为孩子的学习而努力。
第三、要关心融合班里非障碍儿童的困扰及需求,协助他们解决困扰并满足他们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善待特殊儿童,并能藉此丰富彼此的学习经验,扩展彼此的人文胸怀与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