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一、构音与构音异常:
1.构音:为产生语音的过程,构音为自胸腔呼出之气流,经过声带的振动,再经唇、舌、颚、咽等构音器官进行摩擦或阻断等动作,以发出语音的过程。
2.构音异常:即这些构音器官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法、位置、速度、强度不正确,或是气流方向错误,甚或是整个动作不协调,以致语音发生的省略或不准确现象。
二、构音异常的原因:
1.功能性构音异常:构音器官是完整无任何缺陷,可是发音起来确有缺陷,查不出病因的障碍。
2.构音器官因素:如口腔大小形状、舌系带长短、齿列、咬合不正等。
3.动作协调因素:患有脑伤的动作协调困难的病人,也显示有构音错误,因此动作协调能力也必须加以评量。
4.感觉异常: 感觉或听知觉损伤会破坏语音之规则与学习。
5.发展因素: 智能、环境、性格特征、情绪问题等。
三、构音异常的类型:
1.替代音:以另一语音代替标准语音。
例:「公公」说成「咚咚」。
2.扭曲音:语音歪曲改变,听起来不同于标准音者。
例:「肥人」说成「辉铃」。
3.省略音:该发的声符或是韵符被省略掉。
例:「哥哥」说成「珂珂」。
4.赘加音:正确的语音内加入不该加的音。
例:「吃饭」说成「吃(复)饭」。
5.声调错误:汉语的四声运用错误。
例:「天使」说成「甜使」。
6.整体性的语音不清:唇颚裂、听障、脑性麻痹等类型的儿童发出的语音不清晰,但无确定的构音错误类型。
四、介入流程:
1.朋友、老师、同学、家人觉得个案语音不清,或是常出现沟通不良等现象。
2.个案实际年龄大于3岁半:超过三岁半的儿童语音察觉能力与口腔协调动作较适合治疗。
3.有语言治疗师的医疗院所就诊。
4.语言治疗师评估。
5.临床治疗或卫教家长回家自我训练。
五、治疗原则:
1.治疗需视不同个案拟定适当的治疗方法。
2.计划必须有弹性,随个案的情况适时调整修正。
3.治疗过程应由简单、易理解、易达成的开始,然后再进到较复杂、较难的部分。
4.利用各种适当的感官刺激来辅助患者了解如何改正构音。
5.利用个案有兴趣以及其生活中较常遇到的事物为题材,以增进治疗效果。
6.治疗内容要活泼而生动,适于患者年龄、性别、教育水平、能力,以增加其学习动机。
7.给予适当、适时的增强。
8.请个案周遭亲朋好友与患者合作,家庭与医疗单位双管齐下,才能使治疗迅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