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林美瑗:亲师之间应建构专业的伙伴关系

喜安人文喜安人文
2020-08-31 15:36 1360 0 0
当“尊师重道”遇到了“融合教育” 在华人的传统文化里,“尊师重道”是非常被内化的一种美德,也是身为教师


当“尊师重道”遇到了“融合教育”

在华人的传统文化里,“尊师重道”是非常被内化的一种美德,也是身为教师从业者的一份尊荣。在这种“尊师重道”的美德期待下,教师角色和职业被社会赋予了崇高的地位与期待。然而,在应试教育下的今日,多少教师有这份尊荣和自我认同感?庞大的课业压力下和学生家长有形无形给老师的挑战,都让现代的教师备感这个行业的不轻松和师道式微吧?

一篇名为“多少家长正在杀死负责任的老师!”的文章里,作者说“教育的好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家教的好不好是父母的责任。”文章里是沉重加上气愤和无奈,让人觉得国内在学校的高墙里,到底发生了甚么?而家长又为什么气焰高涨地对老师兴师问罪?家长和老师不是应该在同一个阵线吗?曾几何时亲师之间成为对立面?我想这可能是少数的家长对班导师的不满,或少数的教师不适任教职吧?

有句俗话说:林子大了,甚么鸟都有。不管怎么样去评论现代师道或家庭教育的不如从前,我们都还是相信多数人还是对于职业伦理和职业角色有一定的自我规范,只是社会里难免有少数的不同声音,我们也希望这个世界里不能是“一言堂”。然而中肯的价值体系还是有意义的,就如同那篇“多少家长正在杀死负责任的老师!”作者苦心提醒:你们忘了,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

“社会性支持”就是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心纽带

我很同意这句话,特别是我们身心障碍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家长和孩子这三角关系里,“家长支持老师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那么究竟家长要如何支持老师?甚么样的行为是”支持老师”?甚么行为是不支持老师的反倒行?

这里指的支持我个人认为比较属于“社会性支持”(Social Support),就是家长对于老师这个角色和职责给予的尊重和肯定,还有必要的协助。有句话说:孩子是看着家长背影长大的。如果我们的家长对老师的态度对应有礼、沟通有道、进出有分寸,那么家长自然会在孩子面前呈现一种温和的、不卑不亢的态度和其老师互动。反之,家长如果经常在孩子们的面前对老师的行为说三道四,对班导师经常有不满的情绪,相信这样的负能量也会感染给我们的孩子。

亲师之间伙伴关系是一种不卑不亢的互动

其次,我们要谈伙伴关系(Partnerships),为何说家长和老师是伙伴关系?哪一种互动方式才是伙伴关系?有人说伙伴关系就是合作关系(Cooperation)。家长和老师要如何合作?对不少家长来说这似乎有点抽象又有些压力,因为家长会觉得角色与任务的尴尬。特别是有些文化水平不高或社经地位较弱的家长,他们和孩子的班导师互动时会有自卑感或压力,尤其遇到自己孩子是调皮的或有特殊需求的小麻烦(例如过动儿、有情绪障碍的自闭症学童、或其他有障碍的孩子等等),许多家长遇到老师不自觉的就矮了一截的样子,这是家长的内在委屈或自信不足所致。

我经常在给家长讲座时都要一再地提醒家长我们和孩子的老师互动时,态度务必要不卑不亢。甚么是不卑不亢的样子?就是家长和老师对话时,有一般的礼貌外,对于我们的孩子进到普通班级就学是他的法定权利,我们走正当管道、按学校规定让孩子进来读书,我们家长并不欠人情,我们只是行使孩子的受教权,既然是宪法保障每个孩子和特殊教育法里面都有明文规定,适龄儿童得按户籍或所居住的小区通知,让孩子去接受义务教育。所以我们家长不必感到自卑,我们是按规定让孩子去接受他的义务教育。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绝大多数的身心障碍或有特殊需求学童的家长,都要费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孩子顺利去普通学校。

“零拒绝”和“最适安置”模式考验家长智能与耐性

既然是义务教育就该“零拒绝”,然而我们又有一个主张是让儿童或学生接受“最适安置”的模式去就学,也就是不能硬性规定”零拒绝”,而是要有条件的、理性的评估孩子去哪一种模式的环境受教育对他的学习与发展更好。

 那现阶段国内融合教育刚在萌芽,亲师之间如何形成伙伴关系?这的确是一个挑战,对于普校老师而言,体制上他们有许多教学上的沉重压力,加上对于特教专业的缺乏,倘若一位有明显情绪障碍学生在班级里,对该班导师而言,真的是束手无策,为了不“劝退”学生,而衍生出国内特有的“陪读”现象。其实家长入校或入班陪读,对老师和家长本身而言,都是一种压力和更需要亲师合作的大事。

关于如何扮演陪读角色和如何协助该名学童安适的在融合班级里,在以后的章节里我会有专门的一集来讨论,这里我仅针对目前融合教育里亲师经常遇到的状况和心理做一些说明。

 记得国内民办第一家自闭症机构的田惠萍女士说:“我们自闭症孩子接受义务教育是他的权力和能力无关。”按理说的确是这样,可是家长都知道如果硬把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去,孩子在一个没有准备好的老师和教室里,也是一种放任式的“随班就读”而已。那么这种没有针对性、没有适合性的把我们有特殊教育需求学生放在普通班级里,无疑对孩子是一种孤立和磨折,因为孩子缺乏可近性的支持~也就是说:当我们身心障碍孩子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或不会模仿同学的集体行为时,需要班导师的敏感度和特意的关照,然而,现实上这需要一些专业技术的介入,更需要家长的理性和知性支撑。

家校合作、亲师携手,不卑不亢迈向融合

目前普教老师普遍不懂特殊教育,能去随班就读的学童也是相对能力较好的,或者轻度边缘障碍的孩子,他们隐入班级和一般学生共学是家长期待的,然而课业跟不上,团体活动也会掉队,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普教老师需要学习“课程调整和环境安排”。然而这些属于特殊教育的技术,普教老师需要有学校行政的支持,需要被派出去学习或把专家请进校园。每种专业的培养都不是快速能学成的,在普教老师尚未成为调教特殊学生做好融合教育之前,请家长耐性的支持和给这些老师鼓励,每位老师都需要被肯定和尊重的,即便普教老师真的比你还不懂你的孩子,也请家长要不卑不亢,家长可以和班导师分享你的育儿经验,或则传授从特教专家那里学到的一些妙招,但在班导师面前也要展现一种“我们一起来合作、我愿意替老师分忧解劳”的诚意态度。我想这样才是亲师共创融合友善校园的沃土与原则。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