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口罩下,儿童需要学习的脸部辨识与社交情绪
曾子嘉医师
台北市天母品恒复健科诊所
近日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之下,不论走到哪里,总是看到戴着口罩的人们,不论是布质口罩、医疗口罩,素面的、有花色的,薄薄的一层口罩确实阻绝了疾病的传染,但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情绪的传达,多了许多距离,失去了温度。对成人尚且如此,对儿童来说,要隔着口罩,去解读他人的情感、表情就又更加困难了。除了当下的情境解读困难以外,如果儿童长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生活,更会妨碍他们的社交技巧及情绪辨识的发展。
根据学者研究,脸部辨识的技巧,从婴幼儿时期便开始发展,然而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即便到12岁的学童(小学高年级),此技巧都尚未完全成熟。您是否注意过:成年人很容易可以辨识出熟人的幼年照片、对方戴着口罩或穿着万圣节的装扮,我们依然可以容易的区分出对方是谁;然而,对幼儿来说,即便是爸爸妈妈戴上了口罩,都有可能把他们吓得哇哇大哭。
儿童时期在辨识脸部时,是去辨认各部位的单独特征,例如:眼睛的大小、鼻子的形状、嘴唇的厚度等等,越小的孩子辨识、记忆的部分越少,所以当大人一戴上口罩,将五官的大部分都遮了起来,他们马上就没有办法辨识眼前的大人根本是朝夕相处的父母、天天见面的老师。成年人在辨识脸部时,则是用了更高阶的抽象整合型技巧,我们可以记得五官排列之间的关系,例如口鼻之间的距离、眼型及双眼间的间距,也就是一般说的「读出一个人眉宇之间的气质」,因此,即便对方戴着口罩,我们仍可以从几公尺之外辨识出对方是邻居、同事、孩子的老师。
如何培养孩子辨识情绪的能力?
脸部除了让我们可以辨识对方身份之外,脸上的表情更是传递情感、增加话语强度的工具。学习去解读语字之外,发言者脸部上所传达的『弦外之音』,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在成长阶段因为大家都戴着口罩说话,让孩童失去了学习这些语言情绪的机会,势必会影响日后社会化的成熟度,也影响了同理心的发展。
我们当然期待疫情能早日退去,让大家的生活回到正常;但我们也不禁担心,如果疫情会拖得更久,或戴口罩成为我们群众生活的常规,抑或是在不久的未来又有什么传染性疾病来到,我们该如何协助孩子面对这样的问题呢?
建议家长不妨从以下几点开始思考:
1、口罩「游戏化」、「客制化」:不妨在家跟幼童练习用口罩玩「躲躲猫」(Peek-a-boo)的游戏:在大人要戴上口罩时,用口罩遮住脸,再取下口罩把脸露出来,就像我们平常用手掩面逗弄孩子一样,让孩子养成熟悉「口罩」的存在。2-3岁起的孩子,开始与他们一同设计自己的、家人的口罩,利用指甲贴、纹身贴纸加工在口罩上面,可以把口罩弄得独一无二,让孩子感到戴上自己的口罩是一件很特别的事,也让口罩这种「医疗用品」的形象转化为孩子「自己的宝贝」的感觉。
2、加强情绪表达的练习:在家中可经由绘本、或是扮家家酒等游戏,多多强调、练习、模拟各种可能的情绪。例如我们会因为别人插队而感到愤怒,讲话语气变大声;医生会为了安抚哭泣的小孩,而讲话变和缓、讲娃娃音…这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场景,都可以在家经由亲子共读、共玩的活动而「事先预习」。更大一点的孩子,我们甚至可以在纸上与他们练习各种情绪的脸谱绘画。 譬如开心笑的时候,眼睛会瞇成 一个下弦月的形状;表示惊讶时,眼睛会变大。这样,即便口罩遮住了大部分人的口鼻,我们仍能从脸部其他的蛛丝马迹去读出对方的情绪。
3、对于 ASD「泛自闭光谱」的孩子:他们常常过度注意事物的细节而没有整体的概念,本来就难以经由表情去了解对方的情绪, 对于戴上口罩之后的情绪理解就更为困难了。指导这孩子如果单以表情图卡,往往只是让他们「认知」图片代表意义,而无法去感受图片后面的情绪 。大人应该要直接将情绪转化为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例如「你这样做让妈妈很伤心」(再示出伤心表情的图卡)、「你今天穿这件漂亮的裙子,笑得好开心!」( 开心的图卡),而不单是语气的变化( 这样细微改变的差异,对 ASD 的孩子较难理解)。当我们戴着口罩说话时,也可以多加点肢体姿势的表达,强化语意之外的讯息,也要试着教导孩子观察他人的动作、姿势等线索。
4、让孩子了解防疫是一件「很酷的事」:就像电影、卡通中的超级英雄总是专著制服一样,帮助我们防疫的医疗人员也总是专著制服,我们如果想要也变成超级英雄,『戴上口罩』也是我们的制服喔!「洗手」、「戴口罩」都是又能保护别人,又能保护自己的事,是一件很酷很棒的行为!
这场世纪之疫,来得又急,去得又慢,全球许多孩子都无法如常上学,人与人的社交距离、信赖感,也都大幅得改变。为人父母、教育者,也有一箩筐的新问题必须面对,这些新兴的问题,或许谁都不是专家,只能从做中学习、摸索。口罩限缩了孩童对脸部辨识发展的问题, 希望能藉此获得更多重视与讨论。《引自台湾复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