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多动症的认识误区上篇

多动症多动症
2022-06-13 08:58 963 0 0
多动症虽然是一个常见的儿童问题,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于多动症不是很了解,甚至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那么都有哪些误区呢?

关于对多动症的认识误区还是很多的,本文将介绍八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多动症不是一种病

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上,一提到多动症,就有人会翻白眼,认为这根本就不是一种病,只是孩子调皮、精力旺盛,甚至是聪明的表现,甚至有些“伪专业人士”天天在网上发些没有科学依据的谣言。

需要说清楚的是,多动症真的是一种病,而且是一种几十年前就明确了的常见儿童精神行为障碍。

多动症的医学上专业术语叫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常见于学龄期儿童,往往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一些症状。

根据2021年5月《儿童心理学与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的流调报告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也就是说,50个孩子中可能就有3个有多动症。

目前对于多动症的病因还没有弄清楚,根据研究来看可能与遗传、环境或生长发育发展关键时刻的中枢神经系统问题等有关。

误区二:孩子这么小,不会是多动症

这是对多动症发病年龄的普遍认识误区。很多家长认为,多动症是学龄儿童的问题,其实多动症症状的出现,是可以在学龄前就发生的。当孩子有多动、冲动的表现时,家长不要忽视,因为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多动症的表现。

儿科医生会仔细评估这些表现的强度来帮助诊断。当这些问题严重而且持续地影响儿童的生活、发育、自信心和学习的时候,就可能诊断为多动症。目前,美国儿科学会制定的标准中,对于症状表现严重的孩子,4岁就会给予明确诊断,我国普遍是6岁后给予确诊,对于未达诊断年龄但症状典型的孩子,会给出干预建议,以免错过最佳时机。所以,即便你的孩子还没上小学,也需要警惕。

误区三:不听话,太调皮,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相信很多父母都说过类似的话。的确,学龄前儿童相对更好动、活跃,有时候注意力不太集中。但多动症的孩子情况更严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生活及学习上的困难。

这些困难包括:过度活跃,注意力涣散,无法适应家庭和幼儿园的常规安排和规范;严重而且持续地影响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无法保持和朋友的友谊;无法跟家庭成员友好相处;无法避免伤害自己;无法管理自己的生活等。医生正是基于这些影响的严重程度,来进行诊断的。

如果把过于活泼好动、注意力缺陷等,当做宝宝的天性,可能会忽略了宝宝的早期干预,等大一点的时候,遇到学习困难,将来会持续地干扰宝宝的生活、发展、自尊。

误区四:孩子调皮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就是多动症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多动症儿童的表现就是调皮好动,事实并非如此。专家解释,多动症与调皮好动是两码事,调皮好动为儿童天性所致,是一种正常表现,而多动症表现为一种疾病,往往会超出正常儿童调皮好动的范畴。但如果将单纯调皮好动当成多动症来治,或者是将多动症误认为是调皮好动,显然都是不科学的。

专家表示,对于家长来说,要区分这两种表现,其实并不困难,正常儿童即便表现较为调皮好动,也不会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其表现也往往能够被周围人接受和容忍。多动症儿童的表现相对来说更加过分,往往难以被周围人接纳,而且容易对其学习、认知等造成影响。

此外,临床中部分已确诊多动症的孩子其实并不“多动”。因为“多动症”有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注意缺陷多动混合型,类型不同,主要表现也有所不同。

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的多动表现并不明显,这一类孩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拖拉、做题马虎;做作业时丢三落四、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写字漏笔画、读书漏字换字等。

也有一部分孩子的多动、调皮不属于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也不等于多动症。身体健康的孩子就是精力充沛,喜欢上蹿下跳、爬树逮虫也是属于孩子的天性,还有的孩子活动水平天生比一般孩子高。而注意力的问题就更是与年龄、性格、兴趣有关系,比如5-6岁的孩子持续专注时间在5分钟左右,12岁左右的孩子持续专注时间在30分钟左右,随便一堂课就是45分钟,孩子很难做到完全专注。

所以,不能把孩子正常发育过程中的调皮、精力旺盛、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等特点,等同于孩子是有了多动症。是不是多动症,还是要专业医生、专业方法来评估。

1655082297190739.jpg

误区五:孩子就是有点懒,缺乏动力而已

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几乎无法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没法完成一个艰难的作业。例如写一篇长作文的时候,可能为了给自己挽回面子,假装自己不想写又或者是偷懒没有完成。这看起来像是孩子懒惰或者缺乏动力,但实际上是来源于孩子在执行功能方面的困难。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愿意自己在学校成绩好,愿意因为自己做得好而得到表扬。如果作业能更容易一些,如果孩子做得好能够得到积极的反馈,你会发现一个有多动症的孩子可以象普通孩子一样积极和充满动力。

误区六:看动画片时那么专注,怎么会是多动症

多数情况下,多动症患者只有在做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任务时才表现出问题,而参加高度刺激的活动时很少出现。相应地,对于多动症儿童来讲,他们在观看动画片或者参与像乐高这样可以积极发挥自己想象能力的游戏时,视觉及身体活动方面都获得了高度的刺激,所以表现得和一般孩子没有区别,甚至更加投入。所以,当我们有意识对孩子的注意力和稳定性做观察评估时,应该选择孩子在执行低刺激性、相对枯燥、需要长时间调动主动注意力的任务。

在我国,大多数多动症的孩子是在上小学期间被明确诊断的,因为在此期间,他们在学习、社会活动以及行为方面会表现出困难。如果学龄前儿童家长可以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观察孩子,及早发现问题,尽早干预,便可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因多动症核心症状表现在入学后给孩子带来的麻烦。

误区七:只会在男孩子身上出现

生活中,男孩子会比女孩子爱动和调皮,因此,家长们认为多动症只会出现在男孩子的身上,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多动症不仅仅是表现在行为上的多动,而且心理上的多动也可以称之为多动症。如果孩子的做事专注力不够集中,经常粗心大意,做事磨蹭拖拉的,完成任务效率低,那么这也可能是孩子患多动症的表现,而这些症状不仅仅是在男孩身上可能出现,女孩子也有可能出现的。

跟男孩相比,有多动症的女孩在具体表现上可能有这些特点:

(1)注意力上,上课学习时不专心,很容易走神,特别容易分心,学习困难;

(2)活动上,上课时很多小动作,如咬指甲、耍头发、撕书本、乱写乱画,不合群等;

(3)情绪上,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无故叫喊,没有耐心等;

(4)日常生活上,常发呆恍惚、动作迟缓、心不在焉、节奏缓慢、无精打采,很难完成需要组织、统筹、计划、持续关注的任务。

所以,女生并不是不会得多动症,在多数情况下,她们的异常行为不那么明显,容易被忽视罢了。

误区八:由于父母管教不严或者管理过度造成

关于多动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多动症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是受到生物学和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综合征。社会心理因素不会直接导致ADHD的产生,不是ADHD的首要原因,但这些因素的负面影响却会导致一些ADHD儿童的症状更加严重,尤其对于部分儿童可能尤其明显。所以,尽管不科学的教养方法确实会使多动症孩子的表现更糟,但多动症并不是由于父母疏于管教或者管理过度造成的。

温馨提示:家长应主动去了解有关多动症的知识,尽早地走出这些多动误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问题,让孩子接受到专业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减少疾病对孩子身心的伤害,让孩子健康成长!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 自闭症互助圈
    自闭症互助圈

    生命全程,互帮互助。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