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互联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与经济、医疗、交通、文化和教育等领域融合,使“互联网+”逐渐融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并向着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基础设施转变。同样,在教育及特殊教育领域,“互联网+”对传统教育形态也发起了剧烈冲击,在“互联网+”视域下,教育技术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发展中也得以发展,实现教学的科学化、个性化、效率化。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教育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诸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眼动追踪仪、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特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Gagliardi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基于VR的创新跑步机平台对患有双侧脑瘫的学龄儿童的步行能力和耐力进行干预,干预后的步行能力、耐力和大多数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均显著改善[1]。在Tsang等人的研究中,通过基于视频的模式下实施的眼睛跟踪评估,对自闭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儿童、自闭谱系障碍患有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Comorbi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儿童和典型发展儿童参与观看社交场景的视频时出现的多个社会刺激之间的注视转移进行了捕获、比较和分析,发现自闭症儿童在整合相关社会刺激之间的关系时比较困难,在感觉知觉处理方面存在缺陷[2]。人工智能技术在构建智慧教育、智慧学校的建设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可见,例如校园智能管理系统、教育机器人、各种教学辅助仪器等,段世飞的研究认为:人工智能教育不应是对人工智能技术亦步亦趋的应用,也不是技术与教育的简单叠加,而应该超越人工智能的工具化,回归教育的本真。
“互联网+”视域下的特殊教育,不仅仅是互联网在教育上的平台与运用或单纯的虚拟教育、在线教育,而是实体教育与虚拟教育融合与共通的创新和转型。教育技术在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推进下,也将推动特殊教育实现个性化、全面化和智能化,有望真正实现融合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Gagliardi C, Turconi A C, Biffi E, et al.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to improve walking abilities in cerebral palsy: A pilot study[J]. 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8, 46(571–576): 1-9.
[2] Tsang V, Chu P C K. Comparing eye-tracking data of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SD, comorbid ADHD, and of a control watching social videos[J]. Journal of Visualized Experiments, 2018(142): e58694.
[3] 段世飞, 龚国钦.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政策[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29(03):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