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常有家长后台留言咨询:
“老师我家孩子特别胆小。”
“怎么胆小呢?”
“看见生人就哭,看见毛绒玩具也不敢动。”
其实,家长口中的宝宝胆小,也并非是胆小。
我们不能轻易把宝宝定义为胆小的孩子,0~6岁是婴幼儿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所描述的胆小,排除先天气质、敏感期和教育不当等几个方面的原因,很有可能与触觉敏感有着直接关系。
对此很多家长会认为:触觉,不是就是皮肤的感觉嘛,为什么和孩子的性格扯上关系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继续往下看。
触觉是一切感觉通路的基础。人类在胚胎期,有三层结构,最外层日后发展成皮肤及神经体系,也就是说人类的触觉和神经体系是相关的,触感便是神经组织最重要的营养,触觉的敏锐度会影响大脑辨识能力、身体的灵活及情绪的好坏。
触觉能力不佳的幼儿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在家和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孤僻、坏脾气、固执、挑食、偏食、咬人等,这些进而影响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触觉是我们全身感觉细胞最多的一个感觉系统,它遍布我们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包括内脏、骨骼、关节等等部位,它们在人体各个不同的部位负责传输各种感觉刺激给中枢神经,再由中枢神经传送到脑功能区。
人类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最为多元化,这也是人类大脑特有的分辨、分析及组织能力的基础。触觉的复杂性,也使大脑神经中感应触觉的部分最多。
因此,触觉神经和外界环境协调不足,会影响大脑对外界的认知和应变,而触觉敏感的孩子常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不愿意被抱着,抱起来不老实到处扭;
反感无准备的突然触碰;
拒绝新食物,挑食,对食物的温度敏感;
不喜欢穿质地粗糙的衣服,牛仔裤或毛衣都拒绝;
蚊虫叮咬会不舒服忍不住哭泣;
不喜欢理发,剪指甲,梳头发;
不喜欢玩沙子,泡沫,胶水,彩泥,面团等沾手的东西;
需要身体接触的集体活动也会拒绝;
排队离前面的人很远等。
这时候不要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事多,更不要给孩子贴上胆小,不合群,洁癖等标签。
孩子不自信、内向等这些表现,不仅是表面看上去的性格问题,深层反应的是孩子触觉发展的能力。大多数人正是由于触觉发展不足,而导致逐渐形成后来的性格,这样的性格,在生活、工作、社交中,影响着我们的各种决策和判断。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触觉不足的表现时,应该及早发现及早重视。触觉能力不足不仅仅靠训练,更需要家长悉心的陪伴、关心和引导。
给各位宝爸宝妈们的建议:
1、要经常的多去爱抚自己的孩子。情绪的稳定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均有赖于具有安定的触觉系统。而适度的爱抚是对触觉系统能够良好的建立基础,也是孩子形成安定情绪的有效方法。
2、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净自由的游戏空间。能让孩子能够在自由的空间上爬行及接触周围环境,尽量不要用学步车,以免丧失爬行及手接触环境的机会。
3、对于触觉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们洗脸、洗澡或者睡觉前,以手或者柔软的毛巾,轻擦孩子的手脚,背部。另一方面,可以给孩子玩触觉玩具,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增进触觉识别能力。
4、对触觉过分依赖的孩子,父母处理时要谨慎。一般这样孩子有吃手指的习惯。父母不要采取恐吓的方式来纠正这些习惯,而是应该先适度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要,加强亲子间关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们逐渐改掉这些坏习惯。
5、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希望孩子可以自信大胆,那么爸爸妈妈首先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爸爸妈妈可以与邻居、朋友亲切问候,并引导孩子和邻居、朋友打招呼。同时,积极带孩子参与所在地区的各种活动等,做出与人和谐相处的表率给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