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我想用这双无声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每一个无声的角落”——谭婷
中国有近3000万聋哑人,手语律师却少之又少。
重庆的唐帅,被称作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9年来为近10万聋哑人维权,提供法律服务。
但他一人还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培养聋哑人律师。谭婷努力了3年通过司法考试,明年将成为第一位聋哑人律师。
唐帅说:“让聋哑人学法律,以星星之火来燎原。”
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主观题考试成绩30日公布。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该考试的聋哑女孩谭婷以4分之差,再次没有通过。“比起去年还是有进步,我明年还会继续参加考试,直到通过为止。”谭婷说。
谭婷是全国第一批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聋哑人,她一直憧憬着突破两个身份:中国第一个通过法考的聋哑人;成为中国第一位聋哑人律师。
目前,全国共有近3000万聋哑人,他们在面临法律维权时,常常得不到适合自身的法律援助。
作为聋哑群体中的“精英”,今年26岁的谭婷承担起了“拓荒者”的角色。她想改变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刻板认知,“告诉全社会学法律不是健全人的专利”。
谭婷的失聪缘于一次医疗事故。谭婷老家在四川大凉山,上小学时,她患上中耳炎,医生用银针诊治,结果导致她神经性耳聋,口语水平也因此止步甚至下降。
重返校园后,谭婷去了特殊教育学校,操练手语和进行口语恢复训练。
到律所就职前,谭婷就读于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
一个“误闯”法学领地的聋哑女孩
2017年4月,国内首位手语律师唐帅到重庆师范大学招聘聋哑人法律助理,谭婷是唐帅首批5位学员之一。
谭婷从未接触过法学,也未曾试想大学毕业后,自己会踏入对聋哑人似乎遥不可及的法律领地。一切都从零起步。
在律所,谭婷开始唯一任务就是学习。律所的律师负责教授概念性理论,教完以后就靠这5名聋哑人法律助理自学。自学完后再进行测试,测试完毕再就薄弱环节进行强攻——整个过程如同学校的模式。
“最开始面对法言法语,理解上都有困难,更别说学习法律知识了。”因为知道自己面临的困难,谭婷把除睡眠外近80%时间用在学习法律知识。在唐帅眼中,聋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健全人较欠缺,“谭婷确实非常能吃苦,她也是五人中最有希望通过法考的一人”。
不过一开始,谭婷并未设想会选此路径。她向记者透露,最初她准备报考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但考试办法2018年重新修订,报考者需高等学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她不符合报考资格。
在唐帅建议下,谭婷转战法考考场。“我那时完全没准备,自己有点惶恐。”谭婷说,决定参加法考时已5月份,距离法考客观题考试仅剩4个月。
谭婷的备考过程与普通法学专业学生无异:反复熟记法考教材,每天观看法考培训机构的免费视频课。遇到疑惑,谭婷自己上网搜索,实在不明白便请教律所的律师。
2018年被业界誉为“法考元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由以往的司法考试改革而来。2018年9月22日,五名重庆聋哑人考生走进考场,参加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一个月后,再次踏入考场参加主观题考试的就只剩谭婷一人。但谭婷最终也未能一次性通过法考,主观题差了10分。2019年,第二次进入考场的她,主观题考试离过线成绩108分还差4分。
谭婷两次参加法考所在的考场、所用的试卷等与所有报考者一样,没有特殊。唐帅告诉记者,法考报名时他提醒谭婷,不要在报名表注明聋哑人身份。“目的就是要让他们活得有骨气,没必要去博取同情。”唐帅解释说。
谈及谭婷的失利,唐帅十分遗憾,“聋哑人逻辑思维能力相对健全人存在短板,她没学过法律,到我们这魔鬼式学习,她能考这个分数已经是很不得了了”。
除了法考,谭婷还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因素:比如沟通障碍,比如外界的认可;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身为唐帅的助理,谭婷会到各地给聋哑人开展普法讲座。“前来听讲座的聋哑人得知我在准备法考,都会鼓励我好好学习法律知识,这样以后我就有能力帮助他们。”谭婷说,如果以后能通过法考,自己的长远目标是成为一名聋哑人律师,为聋哑人群体提供法律服务。
“聋哑人在整个法律行业层面有大片空白,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唐帅感慨道,并用手势夸张地比出数字“0”,来表示他对现状的担忧。
他建议高校给予聋哑人更多支持和关注,为这个群体培养急需的带头人和服务者。
“为了将来做律师,我还需要加强口语练习,让自己说话的声音更清晰。其次也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弥补自己听力方面的不足,比如学习读唇语,理解别人说了什么。”在一条无人走过的轨迹上,谭婷规划着下一步的方向。
“我想用这双无声的手,把正义的声音带到每一个无声的角落,我们不是不行,只是不便”。这段话听得人,热泪盈眶,无声之辩,时代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