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近日,《合肥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计划”)出台。到2025年,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应达到97%,融合教育资源覆盖率超过95%。对于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要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
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
为促进特殊教育发展,计划要求,各县(市)区要健全就近就便安置制度,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一方面,保障儿童福利机构内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探索在儿童福利机构设立特教班。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设附属幼儿园,鼓励普通幼儿园接收残疾儿童就近入园随班就读,鼓励和探索设置专门招收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幼儿园,尽早为残疾儿童提供适宜的保育、教育、康复、干预服务,提高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入学机会。
接下来,全市将大力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到2025年,形成市县两级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体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不得拒绝符合国家规定录取标准的残疾人入学。鼓励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特教部(班),普通职业培训机构积极招收残疾人入学。
此外,还要完善送教上门服务标准,科学认定服务对象,能够入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不得纳入送教上门范围,规范形式和内容,加强服务过程管理,保障服务时间,提高送教服务工作质量。
各县(市)区建设不少于一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今后,合肥市将加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探索适应残疾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成长的融合教育模式,支持市县两级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结对帮扶共建、集团化融合办学。同时,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融合办学,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就业需求的专业。
为改善特殊教育办学条件,2023年底前,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要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区属特殊教育学校,经开区、新站区、高新区在2025年底前完成。2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区)、开发区要办好一所达到标准的特殊教育学校,四县一市在现有特殊教育学校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达到标准。
各县(市)区可依托特殊教育学校、特教班、普通学校建设不少于一个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对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要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并逐步实现资源教室全覆盖。对有随班就读学生5人及以上且建有特殊教育资源教室的普通中小学应配置1名资源教师,专门用于资源教室管理和学生服务等。
优先享受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等政策待遇
接下来,合肥市还将巩固完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机制。一方面,全面落实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每年不低于8000元/生的标准,学前、高中阶段比照执行,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度提高,在校残疾学生不足100人的特殊教育学校按1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标准执行。
对残疾学生实行从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全免费教育,给予各阶段残疾学生(幼儿)生活费补助,补助标准为不低于每年3000元/生。在此基础上,对经依法鉴定符合条件的孤独症学生(幼儿)给予专项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不低于每年2500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