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近年来,江苏努力践行“适合的教育”的理念,建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较为完备的融合教育发展体系。大多数残障孩子进入普通班,和普通孩子一起接受教育。
下午3点多,在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的一间办公室,12岁的宁宁敲门走到校长吴宁的身边。吴宁是一名语文老师,从五年级开始教宁宁的班,课间会专门给她补习。
宁宁患有孤独症,认知的速度慢一些,对有些复杂逻辑的知识无法理解。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她对生活的热爱,钢琴、画画、背古诗……
一切美好的事物,宁宁都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吴宁说,学校准备在宁宁毕业前为她办一场画展。“我的钢琴八级,我画的是国画,三十多幅国画作品。” 宁宁抱了抱吴宁,这是她表达感谢的方式。
作为一所普通学校,南京市光华东街小学十年前就开始探索“融合教育”,通过引入科技互动手段和评测系统,为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我们学校开设了三种资源教室,比如孤独症孩子,情绪容易失控,他就需要在小间的,没有干扰的个性化教室里进行一对一训练。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在小组教室中学习。还有些脑瘫孩子,小儿麻痹症孩子,可能要在感统康复教室训练。” 吴宁说。
课上有指导、课后有辅导、作业个性化、考试特色化,学校为每一个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开展“私人订制”教学,小到数学学具,大到体感软件技术,都是为特殊孩子精心设计的。
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从语文、数学、心理、音乐、体育等多方面实行个性化教学,建立特殊孩子的自信。从教14年的杜婷婷老师不仅是光华东街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南京市育智学校的老师,肩上扛着在特殊教育学校交流教学的任务。
“上完自己班的课就紧接着去育智学校上课。知道了每个孩子都要有针对性,个别化的指导,每个孩子都要有个别化训练的计划。你要允许他们都不一样,这就是差异性。” 杜婷婷说。
尊重孩子的差异性,让融合教育更好地在普通教育落地生根。
吴宁说,经过六年的学习生活,孩子们康复非常好。宁宁已经能很好的融入班级,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虽然在学科学习的进度上不及其他同学,但是在艺术学科方面却有过人的潜能。
这几天,吴宁一直和宁宁家人商量,帮宁宁做好“转衔”。吴宁说:“什么是转衔,就是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会进行跟踪,她会进入什么样的中学。我们和她妈妈沟通,宁宁也参与到目标讨论,她很想对感兴趣的事情多学一些,数学、物理化学有点难。经过家庭会议讨论,可能会把她送到特殊学校,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2018年底,江苏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这是江苏从顶层设计层面,对融合教育发展做出的又一次创新探索。目前,全省已形成特殊教育需求学生4种教育形式,分别为以普通学校为主体的融合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特殊送教点和送教上门。
吴宁说,普惠包含普及和公益,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特殊教育都要均衡化发展。“融合教育属于特殊教育中的一个形式。这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做好融合教育的决心和信心。后面会进一步加强师资专业化的培训,以及融合课程进一步精致化打造,以及特殊教育学生的评价,都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