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每个手语翻译员,都是英雄”

来源:葬音
2019-09-05 16:00 1155 0 0
“每个手语翻译员,都是英雄”

第一次对“手语翻译员”这个名词有印象是在我大学军训的时候。

第一天教官训话,旁边站着一位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学姐,她用手语自我介绍说她是手语翻译员,以后负责在我们和教官之间传送信息。我们这才对手语翻译员有了一个印象。随后的三年里面,几乎大部分事情都离不开手语翻译员。

之前在聋校上学,参加活动的时候都会有专门的老师给我们翻译,但是那会并不知道那是手语翻译员,只是觉得那是老师,给我们翻译是他们的义务,给我们上课、通过翻译让我们知道我们无法听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

后来发现我们特教学院还有一个专业叫手语翻译,认识了一些这个专业的同学和学长学姐。说实话他们的手语并不怎么好,刚开始的时候彼此交流还是有些费劲。给我们上课翻译的是比较突出的那些。

和他们相处一段时间后才知道他们并不是自愿报这个专业,他们都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因为他们所报的专业人满,为了平衡他们只能被调剂过来。

虽然如此,但是他们在了解这个专业和接触聋人群体之后,还是很认真的去学习手语,然后在聋人需要的地方及时出现,用自己学过的东西帮聋人解决困难。

用手语和我们交流,虽然我们的手语使他们常常会感到蒙圈,但是他们还是睁大了眼睛不敢眨眼,用力去捕捉每个手语词汇,试图理解我们表达的意思。

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不会手语的老师都配着一位翻译员,几乎大多都是学校自产的手语翻译专业的学生,有大二大三手语水平突出的学生,也有毕业之后留在学校做翻译的学长学姐。老师的话通过他们的手,传达给我们。这时候慢慢意识到翻译员的重要性。

那时候会常常看到,翻译员遇到专业的词汇和术语以及那些他自己不懂的东西,常常会显得懵懵的,双手举在空中一脸不知所措,不知道要怎么翻译。但是还是让汉语和手语这两种语言在大脑里面用力飞速运转,找到一个简单易懂的方式,让我们理解。

大多数聋人对他们的翻译也是似懂非懂。大学里面真正用心去学习并不多,似乎大多数人都是如此。老师讲的那些他们不怎么听,成绩不理想,然后就说手语翻译员翻译的他不懂,所以没学好。

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理由,连自己学习不好也要把责任往手语翻译员身上推。

真正的原因是,像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这些课程很难全都学到脑子里,任何人听着听着都能昏昏欲睡,聋人也是如此。

如果被安排翻译这门课程,那翻译员就欲哭无泪,你在上面跟着老师的滔滔不绝而手舞足蹈大汗淋漓,下面一部分学生昏昏欲睡,还有一部分瞪着眼睛看着你,思绪却不知飞到哪里了。(别问我怎么知道,因为这事我也干过)

这还没完,要是学生考试没考好这类情况发生了,翻译员可就委屈大了,说你翻译的不好所以他们没看懂,没考好。虽然不好意思当面告诉你,可是私底下讨论的时候要是被你知道了,你能不感到委屈么?


上课是其一,还有学校举办大大小小的活动,都会给我们聋人安排翻译员。

每次看到,台上的翻译员看起来有些紧张,但是还是很努力去控制自己,抬头挺胸,标准站姿,站在一侧,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稍有不慎,一点失误就被所有聋人看的一清二楚。

我们不知道的是,为了这次翻译,他不知做了多少次练习,花了多大的努力控制自己的紧张。有很多次看到临近开始还在场下拿着稿子一遍一遍练习的翻译员。

记忆最深的是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从起初的训练开始,每个比赛项目的运动员都有翻译员陪同,他们每天陪着运动员练习,给我们翻译,帮我们整理报名资料,汇报比赛信息,和主办方沟通等等这些杂事都是他们办,我们只需要好好训练。 

运动会那几天,整个操场都会看到满头大汗的翻译员跑来跑去,提醒聋人运动员下一个到你了。比赛快开始了聋人运动员因为没有听到广播,不知道在哪,翻译员就到处找,有的还拿着一堆运动员的衣服,跑来跑去满场寻人。

而运动员呢,正悠然自得地吃着雪糕和朋友聊着天。看到翻译员来找自己,还说你怎么才来啊等你半天了。 

比赛的时候,起点和终点都有翻译员,需要和裁判沟通采取聋人能看到的方式发令这类问题。终点的翻译员等你比完了,给你拿水,问你有什么需要,然后和裁判、校医这些人沟通,既当爹又当妈。 

最后运动会结束了,特教学院成绩不错,所有人都记住了聋人运动健儿坚强不屈、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也获得了奖励。

但是那些翻译员呢,从头到尾他们似乎是最辛苦的,付出最多的,甚至我感觉他们比运动员还累。但是他们得到的却是聋人“这是应该的啊”这种态度,甚至连一句谢谢都没有得到。

我们是同学,是同样的大学生,应该是平等参与和享受,都需要去成长和经历。但是很多时候,为了我们,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机会,选择默默去付出,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更需要这些机会。

那时候,我感觉那些跑来跑去的身影,是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心目中手语翻译员的形象顿时高大了起来。

后来慢慢的对手语翻译员的了解越来越多,认识的翻译员也越来越多。意识到这是一门职业,处于聋人和主流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只有一个职责,就是语言之间的转换。 

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汉语和手语这两种语言存在极大的差异,做翻译不只是会手语就可以做的,还要去走进聋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了解聋人的文化和思维。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多时候,聋人的思维确实让人难以理解,当然这不包括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聋人。因聋教育存在的缺陷和没有用对正确的教育观念,耽误了大多数聋人的发展。

做手语翻译员,要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聋人,他们需要出现在任何聋人可能遇到交流上的障碍的地方,接触那些千奇百怪的聋人,了解那些各式各样的内心思想和生活状态。接触的越多,他们内心越挣扎。

他们需要把那些想法和状态通过主流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传达给社会,然后又用聋人所能理解的方式把主流社会的思想传达给聋人这是一个煎熬的过程。

现在工作的单位几乎是离不开手语翻译员,公事上大大小小的会议活动,私事上生活中的鸡毛蒜皮、生病住院、结婚生娃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会及时出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守护着我们。

但是经常会碰到聋人和翻译员之间因为工作某个误解而大吵,这时候我们这些自命不凡的聋人就会振振有词表示这是聋人文化,而翻译员呢,努力克制,努力跟我们解释,强忍着泪水。

我们不知道的是,她所做的工作承担着多大的压力,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完成任务就可以。但是这个社会是主流社会,聋人的思维不可能完全被社会接纳,翻译员不知花了多大的力气把我们的思想转换成被主流社会所接受接受。

他们首先要自己去了解这些东西,就算不能理解也会努力去接受。我们在人前展示自己不凡才华和自强精神的时候,他们在后面默默无闻地付出了我们不知道的努力。只为了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成就感。

工作方面这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你的职责,是你的工作,你就要努力去做好翻译工作,然后从中获得成长和经验以及你应得的奖励和报酬,这是对这门职业的尊重和认可。

但是过于依赖翻译员就不太合理。他们也是人,也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的需要而觉得让他们帮我们翻译,帮我们做那些事情是天经地义的。除非给他付相应的报酬,彼此各取所需。不能因为他们一次拒绝而忘记他们所有的付出。 

他们为了了解我们,帮助我们融入主流社会,很努力地学习手语,学习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内心想法。

而我们呢,不应该一味从他们身上去索取,而是同样努力去学习他们的文化和语言,走进他们的生活,理解他们的思维和处事方式。互相尊重,彼此理解。这样才是聋人自尊自强的表现,这才是人人平等的人权思想。

其实我发现,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存在障碍,如果我们能努力去学好汉语,大部分琐事都能通过笔纸自己解决,这和听力无关。 

有一次参加某个活动,一位韩国的手语翻译员演讲的时候放了一张图片:父母躺在孩子的怀里。从事手语翻译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在说聋人家庭的听人子女成为了父母的父母,任何事情都需要孩子帮父母去翻译,去解决。 

我们不管孩子内心是什么想法,只想一想这对孩子来说公平吗?承担这个年纪不该承担的责任,在翻译过程中过早知道家里原本不该他知道的事情。这样是否合理呢?对他的成长是否公平? 

每个做手语翻译的人,都值得尊敬。他们虽然看不到做翻译的前途和未来,但是还是出于对聋人群体的爱和尊重,他们仍然做着被大多数人认为只是一种义务的工作。也许他们的内心很纠结,要不要坚持做下去呢?

聋人生活中需要翻译员,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依赖手语翻译员。聋人不是弱势群体,只是没有办法听到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手语翻译员帮我们弥补了听觉上的缺憾,但这并不能成为对手语翻译员过度依赖的理由。

过度依赖手语翻译员,就会让聋人显得更加弱小。

有一次在一个群里看到一个“假如给你三天声音,你会干什么呢?”的话题,很多聋人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大多数都和听一些声音相关。我想了想,如果真的给我三天声音,我想做手语翻译员。体验那种两种语言在大脑中飞速运转的感觉。亲身感受翻译员的内心世界,更好地理解他们。

人,生而平等,对聋人来说如此,对听人更是如此。只有手语翻译成为一门正式的职业,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合理运用手语翻译资源弥补聋人听觉上的缺憾,让更多人意识到聋人和手语翻译员之间的关系,不再让手语翻译员成为聋人的依赖,才会有真正的平等。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