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孤独症谱系障碍者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社会交往和交流方面存在显著缺陷,幽默在人们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品质。接下来的两期学术推送中,小编将与大家分享国外孤独症谱系障碍者幽默特征的研究进展。由于篇幅所限,本期推送中,小编将首先对ASD个体幽默的特征进行介绍。
一、ASD个体幽默的特征
(一)个体间幽默水平差异较大
早在肯纳报道了首例自闭症儿童的次年,Hans Asperger就指出ASD个体缺乏幽默感:并且有调查表明,ASD个体虽然存在某种形式的幽默,但与同龄人相比,其幽默处于较低等级。研究发现,在自然情境中,ASD个体对幽默的理解较为有限,只能理解简单的幽默形式,例如好玩的声音、闹剧等。
但也有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例如,Ricks等人的研究表明孤独症能够理解简单的笑话和闹剧,轻度的孤独症成年人有良好的幽默感。还有研究者对一位高功能自闭症的女性(26岁)的信件进行分析(与家人往来的10年书信),发现她能够讲笑话,造新词,说双关语并且可以玩文字游戏,她甚至能说谜语,也可以讽刺、戏弄别人,而这些行为都与幽默相关。由此可以看出,ASD个体具有一定程度的幽默,并且能够产生幽默,但幽默的水平差异很大。在孤独症这一谱系中,个体的认知、语言和社交等能力均有很大差异,而这些能力是理解和创造幽默所需要的,这也是导致其幽默发展水平各异的主要原因。
(二)幽默欣赏类型与个体年龄段高度相关
幽默欣赏是个体能感受到幽默讯息并且视为幽默的能力。对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ASD个体的幽默欣赏能力低于普通人,但对不同类型的幽默欣赏则呈现出两种倾向,且这些倾向与其所处的年龄段高度相关。首先,ASD儿童和青少年更易理解无意义幽默,认为这类笑话更有趣;而对于ASD成年人而言,他们则对失谐-消解型幽默有更高的欣赏水平,倾向于现实定向的加工风格。并且,还有研究发现,在ASD个体成年之前,幽默欣赏的类型与欣赏水平与年龄没有明显的关联,成年后,幽默欣赏的类型随着年龄变化而更倾向于失谐-消解型幽默。此外,人的个性特征与幽默欣赏的类型也存在关联,具有高挑战性人格,追求复杂多重刺激的个体更喜欢无意义幽默,而保守型人格的人更倾向于失谐-消解型幽默。
(三)偏好触觉类和视觉类幽默
幽默事物按照刺激特征可分为四种,分别为触觉类幽默(例如,挠痒痒)、听觉类幽默(例如,有趣的声音)、视觉类幽默(例如,有趣的表情)和不恰当或不符合社会规则的行为(例如把尿壶放在头上)。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对幽默刺激的偏好存在差异,孤独症儿童更偏好于触觉类幽默和视觉类幽默,而对不符合规则的行为则没有感觉。孤独症儿童对不恰当行为的忽视,可能与其对社会规则缺乏认识有关。
(四)倾向于消极性幽默风格
幽默需要恰当的使用,并非所有的幽默都对身心健康有益。与普通群体不同,阿斯伯格个体的幽默风格更具有嘲讽性和攻击性。他们在表达幽默时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例如一些种族幽默),可能会伤害到别人的感觉,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Wu等人的研究发现控制组(普通人)比实验组(孤独症)更倾向于积极的幽默风格,尤其是亲和型幽默,在消极性幽默风格的偏好上,两组参与者没有显著差别。Samson等人的研究也同样发现,阿斯伯格与普通人相比,具有更少的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在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上的使用上则与普通人没有显著差别。由此可以看出,ASD个体更倾向于用幽默伤害他人,表现出攻击性的特征,同时也会通过贬低自己来取悦他人,这又与个体的低自尊有关。
结合Martin等人对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论述,我们或许可以推测消极性幽默的使用会使ASD个体产生负面的情绪,如抑郁和焦虑等,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引导ASD个体合理、恰当地使用积极性幽默,从而发展乐观、自尊等积极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还有研究者考虑到ASD幽默风格的倾向可能与其个体特征存在一定的联系,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体的社交技能水平与积极的幽默风格具有正向相关,但与消极的幽默风格无关,读心能力水平则与积极的幽默风格呈正向相关,与消极的幽默风格呈负向相关,这也为我们提升ASD的社交技能,改善幽默水平提供了思路。
(五)创造幽默的方式简单且频率较低
幽默创造被认为是形式上最能体现幽默感的成分,也是幽默发展的高级形式,创造幽默是通过知觉人、物或概念间不一致的关系, 并将这些原不相干的关系加以巧妙联结, 通过口语、文字或其他方式传达给别人,并引起微笑或大笑的过程,是一种主动式幽默。
逗他人笑是幽默创造最典型的方式。孤独症儿童在逗笑的方式和频率上都与普通儿童存在较大的差异。孤独症儿童的逗笑方式较为单一,大部分是挠痒痒或者重复模仿他人的短语。研究者还进一步发现,在从未逗笑过别人的孤独症儿童中,没有炫耀行为的出现(例如,重复他人的动作以获得注意、做好事以求得表扬),而出现逗笑行为的儿童均有炫耀的行为。这表明不逗别人笑,不仅仅是由于难以将自己的行为与别人的反应相联系,还可能是由于缺乏对“笑”的兴趣。再者,从行为的频率来看,孤独症儿童的逗笑行为也较少出现。
戏弄他人也是个体创造幽默的方式之一。儿童的戏弄行为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搞破坏、不服从以及给别人东西立马又拿回来。孤独症儿童搞破坏的方式主要是阻碍他人的活动(例如,在别人听音乐时关掉播放器)以及故意犯错(例如,故意叫错物品/他人的名字),前者出现的频率更高;不服从的行为表现为扔东西、发出噪声或者当别人要求他不要笑的时候一直大笑等等。相对于孤独症,唐氏综合征儿童戏弄他人的方式更加多样,频率也更高。
(六)缺乏共同分享幽默的意愿
主动参与有趣的活动,分享自己的幽默是创造和表达幽默的重要环节。而孤独症儿童几乎不会参与到他人的活动中去,对别人的笑也很少会有反应。而2~3 岁的普通幼儿已经出现了与他人共同分享幽默乐趣的意识,且据教师的观察,普通幼儿十分关注他人的滑稽动作、语言和声音等,并且会以微笑,大笑和手舞足蹈等外显行为表现出快乐感,当他人在场时,他们则会笑的更厉害。由此可以看出,孤独症儿童较少有参与他人活动和共同分享幽默的意愿,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也远低于普通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