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当自闭患儿遇到两性教育,父母该怎么从中协助?

自闭症互助圈自闭症互助圈
2020-07-09 08:29 1043 0 0
青春期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步入成熟的过渡

自闭症的康复,从孩子很小到慢慢成长,贯穿多年。这期间,孩子经历学龄、青春期的时候,会出现许多问题,如果分析、处理不当,会产生诸多不良后果,尤其在心理健康的发展和正确行为的塑造上。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科学、谨慎的面对。

大家都知道,青春期是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步入成熟的过渡,随着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会出现诸多不平衡,而他们的躯体日趋健壮,了解的事情越来越多,就会自然而然地试图践行,却不知自身浅薄与谬误;他们对异性的关注远胜从前,内心情感、欲望、需求相比小时候有了明显的变化。

因此,一些不当的生活习惯,一些不合乎常规的行为,难以把控的情绪情感等成为了父母的困扰。

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长期接触了不少学龄、青春期自闭症患者,不妨在此分享一二。

故事一  让所有女老师害怕的目光

有些孩子看到让自己有好感的异性会双目发直的去看,这样过于直白的表现难免会让人觉得怪异,不舒服。

我曾带过一位自闭症孩子,他的能力相对较好,语言表达也不错,自理基本没问题,会做许多劳务。他对打扮比较漂亮的女老师有好感,并非只对一人,而是机构中大部分漂亮年轻的女老师都喜欢,只要有年轻漂亮的女老师走过,他就会目不转睛地盯着看,表情上是相当的全神贯注。只有他一人时,年轻的女老师从他身边走过只要看到他都会害怕,怕他有什么异常举动,原因是他的眼神太直接了,看的时候会停下所有动作,头部还会向前探,即无表情,又无语言,就瞪着眼睛生生的看,把人家女孩子盯得怕了,生怕他会做出什么动作。

一次,一位女老师要从楼道经过,我也正好要过去,那位同学所在的教室就在这个楼道里,在休息时间一般会遇到他,当这位女老师看到我之后非常踏实,并讲述了自己曾被盯到害怕的遭遇,后来在闲暇时多次听说多位女老师和年轻家长遇到过此情况,因此便与他的家人联合想了个对策来应对。

此事说来也简单,一天下午,趁着闲来无事便和那位同学闲聊,问他喜不喜欢某位女老师、最喜欢哪个、是否都认识、觉得哪个阿姨(一些小龄儿童的母亲)比较亲切、能否形容一下、再见到能否认出等一堆问题。当我笑着提问关于这些异性的问题时,他回答的声音很小,也一同在笑,觉得很有趣,于是便告诉他,遇到老师便笑着说老师好,遇到阿姨便笑着说阿姨好,如果遇到认识的想多说几句的话便不妨称赞一下她很漂亮或者她的衣服或者手机很好看,还想说的话就问问女老师今天都做什么了,但是一定要微笑!

和我闲聊过后,我们便开始实践了,我和他在楼道、院子里开始走动,遇到女老师就问他认识不,如果认识就打招呼。他也比较配合,虽说刚开始有些羞涩,说话也有些生涩,但是经过他的家人与其他老师的配合,一星期后便完全没问题了。

后来当他在楼道站着时,有女老师经过,只要他看到认识的便会主动说:“X老师你好。”女老师说:“XX你好。”他会继续说:“X老师,你今天穿的衣服真好看。”女老师笑着说:“谢谢!你今天穿的也很帅!”女老师一走他会在后面说:“X老师再见!”女老师也会后头笑着挥手说:“XX再见!”基本上全单位的女老师都不再害怕他了,有时还会和他聊聊天,开个玩笑。

现在,他在熟悉的人面前已经能应对自如了,虽说语言还有些单调,不过已经能自由发挥几种不同的方式了,不过好在是他的性格比较好,不爱发脾气,也不会有动手动脚的行为。

故事二  如厕的几次尴尬

青春期的自闭症孩子,有很多尴尬的事情发生在厕所里。

有一次,我在机构的厕所小便,遇上一个孩子,他恰巧也在小便,彼此对着前方小便池,中间并无遮挡,他出于好奇便一直盯着我,那一瞬间变得很尴尬,我急中生智提醒他:“注意!快看!你要尿到裤子上了!”这么一说才化解了尴尬。事后,我想到这件事情,这好在是在康复机构内的厕所,彼此还能理解,这若是在外面的公厕会有什么后果?如果这是在学校里,会不会让其他同学反感以导致矛盾?所以,这也是一定要解决的问题。

关于上厕所,还有一次,我记得早上上厕所的时候,有一位和我关系不错的大龄孩子开我玩笑。他会在门外面问:“XX老师?你在吗?”如果我回答的话,他会扒在门口想法往里看,并问:“X老师,你在干什么?”如果不理他,他就会说:“XX老师在里面拉屎,是吗?”还是不理他的话,他就会敲门,同时大声继续问道:“XX老师?你在吗?”一边问还一边扒着门往里面看,边看还边说:“XX老师?你在吗?”这让我很困扰,毕竟我们日常对话中,在厕所里是不说这种话的,这会让人很尴尬,当然后来还是想了各种办法,尽管非常困难,还是让他改了这个不好的习惯。

未雨绸缪,切忌亡羊补牢

其实,青春期的自闭症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正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把内心的情感和需求表达出来,有些行为未预防或受过系统指导而出现了问题。比如刚才故事一中与异性相处时的注视,如果过于直白,就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而突然的发笑,那个笑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因为和爸爸、妈妈或者长期接触的人相近而去触摸,意在亲密,却让人误解、害怕;在公共场合把手伸进裤裆;在卫生间注视别人排便等。上述行为一般情况下旁人是不理解的,会认为其行为怪异、没有教养,从而带来诸多麻烦。

正是因为这些基本的常规行为没有在前期正确建立,未养成良好的习惯,当逐渐长大,问题发生后难以处理或处置不当时,就会导致更多的问题。

不止如此,很多家长包括机构的老师其实有个思维误区,就是“亡羊补牢”:一旦发现问题行为,就像救火队员一般哪里着火赶紧去那里扑灭,哪里出现问题就赶紧去解决那个场景上的问题,基本上是被问题牵着走,主动性和可控感全无。

事实上,与其提高救火技术,不如做好防火准备,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这点需要从家长的心态和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上改善。试想一下,如果生活中基本的起居、饮食,学习等行为都很得当,并养成良好习惯,那在此基础上,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问题行为的机会就会少许多。就算出现了,纠正起来也会容易很多,不只是出现得少,而且还容易改变。

所以,我们在针对孩子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在一开始就要制定正确和恰当的计划。有些家长会提前给孩子做这方面的教育,但是我们的孩子不容易学会,一旦习惯养成,改变起来就会不容易了,所以如果教育方法不当,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习惯,再改是很难的。因此家长要早有准备,在孩子还没有进入青春期之前就要开始了解相关的内容。

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会遇到诸多困难,许多家长在教的过程中会觉得已经给他讲过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容易掌握?有些家长提到,老师给他说的时候好像知道了,但是到实际需要做的时候他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其实,孩子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他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最重要的是要用对方法。

什么方法比较好呢?

其实,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用一个个行为建立起来的,穿插在一起的就是行为链,要知道一个复杂的指令或者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小行为串联成的,这一切终究是一个一个的行为,这是前提。知道了这些,我们就知道想纠正已有行为或是建立新的行为它的基础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把行为链的某一环节拆掉或换成另一个行为或行为链。

也就是说,从小就要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性教育,小时候他们有自我意识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性别教育,慢慢过渡到性教育。家长一定要有这个意识,一定要提前预估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