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两岸一家亲,共筑特教梦;
十年磨一剑,岭师写传奇。
吴武典(岭南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话说从前,岭师奇缘
我是台湾杏坛的老兵,从小学教到大学,六十年如一日;我也是一位特殊教育的老园丁,耕耘特教数十载,至今仍是“老不休”。
早年,我因缘际会投入特殊教育,为的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中年,在台湾师范大学创立了特殊教育系,只因为“特别的事业,需要特别的人才!”晚年,来到湛江,创立了岭南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系,为的是“两岸一家亲,共筑特教梦”!
这是一段奇缘。当我年少时,木讷寡言,内向害羞,被女同学封为“石膏像”,在那“乖乖牌”当道的年代,我是“模范生”;师范毕业后成为小学教师,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范精神熏陶下,全心全力地奉献,成了“拼命三郎”;有感于社会变迁迅速,后来就不断想着新点子,“创造”新东西,成了教育界的“多动儿”。看起来,我已不是原来的我了,但不变的是,我一直守着教育,守着学子,虽然辛苦,却是乐在其中。
我发想出来、缔造出来的事物中,最珍惜的无疑是36年前在宝岛台湾创立的台湾师大特殊教育系和10年前在神州大陆创立的岭南师院特殊教育系。欣见两个特教宝宝,在许多贵人扶持下,成长茁壮,既欣慰,又感恩。
情系岭师,开创特教
我和岭师结缘于2004年。那年恰逢岭师百周年师范华诞,我受老朋友湛江乡贤冯观富博士之托,以台湾师范教育学会理事长和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身份,带领台湾代表团前往祝贺。
来到岭师,才知岭师不只师范教育有百年历史(仅少北京师大2岁),其前身雷阳书院创立于明朝崇祯年间(1636年),已有368年历史,和哈佛大学同龄。校园内古榕参天,人文气息浓厚,让我印象深刻。2009年,我再度率团前来祝贺岭师105周年校庆。
我和岭师的第三度接触是2012年。这次的接触已经不是美丽的邂逅,而是深情地投入了,为的是那时岭师罗海鸥校长(后担任校党委书记)的诚挚邀约。罗校长鉴于培养特殊教育人才的需要,曾于2011年派心理系郑荣双教授赴台湾考察特教教师培育机制,复于2012年初亲自赴台参访师范友校,在冯观富博士引介下,我们见面了。
他希望借重台湾师大的经验,有个高的起点,力邀我来湛江协助开办特教专业。我们志趣相投、相谈甚欢。有感于罗校长的教育热忱和宏伟见识,我于2012年8月来到异乡湛江,开始了我人生职涯的第二春,和岭师郑荣双教授共同创立岭师特教系,随即积极引进台湾高端特教人才,并担任系主任至今。
罗校长/书记承诺给予这个“其生也晚”的小老弟全校性的支持,他说“特殊教育特殊办!”说到做到,大家都感受到了。五年后接棒的学校领导及主事的院领导,都不吝继续给予扶持,全系师生也淬砺奋发,作为回报。
如今,岭师特教系有全职教师18位,阵容坚强。其中17位具博士学位,1位在读博士;教授9,副教授3,讲师5,助教1。教师队伍中有台籍老师7位,皆具博士学位(其中3位为留美博士),经验丰富,教学认真,融入岭师大家庭,与内地老师携手培育英才,合作无间,成为岭师一大特色。
特教有爱,筑梦踏实
如同岭师多数学生,岭师特教系学子大多来自农村或经济不裕的家庭,但朴实、有礼、用功,深具发展潜质。四年的陶冶,可明显看到他们的进步:进来时懵懵懂懂,离校时个个容光焕发、信心满满。
岭师特教现有在校生335名,毕业生(七届)513名。毕业生成功上岸率(就业+读研)高达99%。根据追踪调研,95%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感到很满意或比较满意。至于在校学生,除课内认真学习外,还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各类大学生科研竞赛及社会服务,表现优异,例如:近五年在校生就发表SCI论文2篇,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省级获奖5次。
岭师和台湾地区屏东大学及台中教育大学合作,安排特教系学生赴台进行一个学期的 特教专业研修,借以扩大视野、增长经验。这项“3.5+0.5人才培育计划”,获得校领导的大力支持,2014年开办以来,已有403名学生赴台研修,个个快快乐乐出门,圆圆满满回家,成效普获肯定,已成为岭师办学一大亮点,也是学生四年中最大的盼望。15级莫学铙同学并以亲身体验撰成《岭南学子宝岛情》一书(心理出版社),文情并茂,生动感人。
岭师特教强调培养全人型优质良师,建立了三连贯教师教育培育模式。基于“先学做人,再学为师”的师道精神和“为学要如金字塔,既能博来又能高”的为学之道,凡入特教之门,须循序渐进,依“现代好国民—优秀大学生—专业特教人”三连贯的教师教育理念,特教本科生要具备“五会”、“五力”和“五有”。
所谓“五会”,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所谓“五力”,包括自主学习的能、独思考的能、时间管的能、适应环境的能和与时俱进的能;所谓“五有”,包括有经师的本事、有人师的涵养、有教学的能耐、有特别的爱心和有特别的知能。希望根据标准本位的理念,培养职场达人。
学生在学期间,鼓励和老师协作进专题研究,严格要求毕业论文达到一定水平。此外,2018年岭师成立“3+2”特教志愿服务队,与社会衔接。服务队成员每年招新,坚持“传帮带”的原则,将学生一级一级带动起来,成果累累,深获好评。
基于“两岸一家亲,特教情更浓”,岭师于2014年发起海峡两岸特殊教育高端论坛,促进海峡两岸特殊教育学术交流,寻求共同成长,并主办第一、二届大会,获得热烈回响。第三届以后,两岸高校轮流主办,未曾间断。
在广东省教育厅批示下,2017年6月在岭南师院成立了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岭南师院当选为理事长单位。2021年12月召开换届会议,岭南师院蝉联理事长单位。
2017 年,岭南师院获批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教育厅),2019 年获批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科技厅)。2019年成立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至此,岭南师院特殊教育发展大平台已隐然成形,前途大有可为。
勾勒未来,永续经营
为加速培养优质特教教师、强化特殊教育研究、推广社会爱心服务,岭师特教将继续努力,以求更大的进步。我们将从下列四大方向,落实革新理念:。
1.有所坚持。
坚持以学生为本,“今日我们处处为同学们着想,明日你们也要以学童的福祉为第一考量”;培养学生做好“三连贯”,成为“专业好老师”;特教是一家,特教系师生应相亲相爱,共同成长。
2.有所加强。
对内,要强化学生对特教的认同和专业素养;整合特教资源,建构全校特教发展大平台。对外,要加强宣导融合教育理念,共建普特融合的祥和社会;
3.有所改正。
首先,改善目前特教系办公环境,尽早设立专门的系办公室和教师研究室;其次,建议学校继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使学校更有温度,不致成为残疾人(残障者)的禁地。
4.有所创新。
由于及早疗育效果佳,学前特教(特殊幼儿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的大事业,因此,要规划学前特教学程,供学前教育系及特殊教育系学生选修。其次是建立辅系制度,即与其他学院、学系(如语文、数学)互为辅系,培养学生第二专长,以利未来就业并符应教育现场需求。最后,最盼望的是积极申设专业硕士班。岭师特教系的师资、设备、科研成果均已臻一定水平,培育优良特教师资的成果也普获肯定,在现有基础上,希望尽快申硕成功,以提升人才培育和特教科研水平。
图:书法名家都本基先生应罗海鸥教授之请,挥笔疾书赠送吴武典教授
不忘初心,再创新局
十年来,岭师特教系已成为一支动力十足、士气高昂、生气勃勃、深具特色,也作出一些贡献的特教育精良队伍。
十年磨一剑,2012年到如今,岭师特教兢兢业业,育才不断,已为国家培育了五百多位堪称素质优良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当下,反思过来路,盘整再出发,期许岭师特教作为特色学科,成为一流专业,甚至全省、全国的特教标杆。我们已准备好了,将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十年!
我的知交罗海鸥教授多次评论我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帮人不烦”, 他的嘉许,我不敢当,但可作为自我鞭策的准则,毕竟他的评论切中了我的初心:
“学孔孟之道,作育英才,守着教育,守着学子,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这也就是为什么十年辛勤耕耘之后,岭师特教十周年庆典定调为:
“特教有爱,不忘初心,情系岭师,筑梦前行。”
作者简介:
吴武典,祖籍福建漳浦,1940年10月生于台湾宜兰。美国肯德基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资赋优异、特教政策、融合教育及咨询辅导。曾任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中心主任、特殊教育系创系主任、教育学院院长、台湾地区特殊教育学会等五个学会理事长、世界资优教育协会会长。现为台湾教育学会理事长、台湾师大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屏东大学终身荣誉讲座教授、岭南师范学院特聘教授、特殊教育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