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为战“疫”,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残疾人心理自助问答》,为广大残疾人朋友宽慰胸怀、坚定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为做好我国残疾人在疫情期间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本次事件对残疾人心理造成的伤害,防范恐慌和不良情绪蔓延,帮助受到心理创伤的残疾人摆脱心理危机,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要求,针对疫情下残疾人可能会遇到的一些心理困惑问题进行解答。
答:接纳已经发生疫情的事实,努力保持平静的心情。过度或者持续的焦虑、恐惧、悲伤、愤怒等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建议在固定时间去获取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不要被大量混杂信息甚至虚假信息误导、干扰。坚持科学的防护,居家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居室多通风、均衡营养。至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安心服从防疫人员的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假如有持续焦虑、恐惧、抑郁,可以随时拨打心理咨询热线;若出现发热、气促、咳嗽,应及时电话报告社区或者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就诊。
问:残疾人在疫情期间会出现哪些情绪反应?
答:由于本次疫情爆发突然,传播速度快,并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出现了危重症,甚至有一些患者死亡,到目前为止有关病毒来源、致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影响等都还有许多未知,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会出现失眠、对疫情扩散的担忧、焦虑、紧张、愤怒等情绪反应。适度的情绪反应有利于自我保护,故称之为正常应激反应。但如果过度紧张、焦虑、恐慌,严重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功能,我们可以称之为病理性应激反应。
问:面对疫情导致的恐慌情绪,残疾人如何进行自我调节?
答:(1)让自己先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而非继续收看收听与疫情相关的负面消息。做一些让自己开心、放松、感兴趣而没有什么不良影响的事情或活动。
(2)静下来后想想自己在担忧、害怕什么,把自己的那些担忧害怕写下来,比如想到万一发生在我身上,我的孩子、父母怎么办?把类似的担忧写下来。然后再理性分析,也就是让自己的头脑回到肺炎疫情发生之前的情形下,那时的你会怎么考虑这些担忧害怕,学会用那时的话语来提醒自己,让自己情绪平稳下来。
(3)如果上述方法不管用,就电话或微信联系那些同样面对疫情跟自己看法态度不一样且比较乐观的人,跟他们说说自己的困扰,听听他们的看法,看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把他们的那些看法或做法借鉴过来劝解自己,让自己感觉好一些。
(4)如果前面几步不管用,则问问自己,最糟糕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如果真出现那样的情况,自己能否承受?再问问自己最好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子?以及问自己最符合现实情况的可能性是什么?想到这三方面的情况,就会极大地降低焦虑恐慌情绪。
(5)其实焦虑恐慌的情绪往往跟我们高估危险的严重程度或发生的概率,以及低估自己的承受能力或周围可用的资源有关。面对肺炎疫情,回顾一下我们人类每年抗击流感、甲肝、红眼病等各种疫情的历史以及2003年抗击SARS的历史,现在特殊时期,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恐慌是否有助于这一状况的缓解?既然恐慌无助于状况缓解,传播恐慌情绪会导致什么不良影响?那么为了缓解恐慌,现在做些什么有助于自己情绪的改善,对于自己和周围人有好处,也间接有助于我们这个社会共同应对疫情?去做这些有助于状况改善的事情,而非让自己继续陷入负面沉思,这样就可以发生情绪的好转。
(6)如果这些自我帮助的方法都对自己无效,就想想既往自己是否一贯如此,遇到事情就往糟糕方向想,容易把事情想得严重?如果是这样灾难化思维模式的话,寻求专业帮助(电话或网络的远程心理咨询,以及面对面的心理治疗或精神科治疗)。利用专业帮助,就有机会让自己学着改变既往那种灾难化思维的模式。
答:睡前可以做一些拉伸活动。如(1)全身伸展运动:直立,向上伸直右胳膊去摸天花板,尽量往上,就好像天花板上有钱,你试图把它拿下来一样。这时应该感到你身体的右边整个都向上伸展着,从手指到腰到脚趾都应有拉伸感。在坚持五秒之后,左手也做相同伸展。
(2)头部转动:直立,让下颚自然靠近到胸部,然后向右转动头部,让下颚慢慢转到右肩、再到胸前,再到左边,完成一个完整的转动后,反方向重复。
(5)抬头运动:直立,把手放在脖子两侧,拇指向前,其他手指在颈后,指尖相碰。用手轻轻向上向前拉伸脖子,好像要把它从肩上拉走一样。在拉伸的过程中,微微地将头向左或右转动。
(6)半身伸展运动:坐在床沿上,膝盖分开,脚放在地上。双手握住毛巾或枕巾的两端,向上抬过头顶,尽量伸展胳膊,慢慢地将上身向左倾,然后向右倾,如此反复多次。这些拉伸活动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却能够很好的帮助你舒缓精神压力和肌肉紧张。第一次,你可以把以上的拉伸训练都尝试一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然后,每天睡觉前做一做,或者当你觉得非常紧张、开始失眠的时候,下床来做一做.再继续回到床上休息。睡前还可以做一下呼吸训练:上床以后尽快躺下慢慢吸气(持续约四秒钟)、屏住气(持续约7秒钟)、慢慢呼气(持续约8秒钟)。如此不断重复直到自己平静下来,安静入睡。
答:这个阶段出现这些反应属于正常现象,这其实也是焦虑的一种表现。你可以每天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及生活,固定时间关注权威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发布的疫情动态,了解越多、越客观,不听信谣言,你的焦虑也会最大程度得到降低。空余时间可以通过网络看看电子书、下个APP练练唱歌提升下自己的水平,也可以因地制宜的做一些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通过网络学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固定好平常的作息时间,正常进食,因为这些都是帮助你抵抗病毒的基础。疫情期间,一般不主张外出,这时候你刚好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精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菜肴。总之,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生活,动静结合就能渡过难关。
答:规律作息,合理饮食,进行一些室内休闲娱乐活动,充实自己的日常生活,例如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做手工、给无法见面的朋友和亲人打电话等。每天可以定时定点收看官方新闻,不要刷太多手机,尤其是各种群里没有被官方正式报道的,不要轻信也不要转发传言,接收太多信息会加重恐慌情绪。按照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科普知识做好个人防护,总体就是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等。如果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维持治疗的残疾人一定要坚持按医嘱服药,不要因为忙着刷手机、看电视或任何让你改变生活规律的事而漏服药。
问:有时我会觉得心慌胸闷气短,严重时觉得气都透不过来了,但医生检查了说没有事情,是不是医生瞒着我的病情?
答:其实这也是焦虑的一种状态,是急性焦虑发作的表现,伴有心慌、心跳、胸闷、气紧、头昏、四肢麻木等身体反应,严重者会有窒息和濒死感。不用害怕,这种状态常持续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医生告诉你的也一定是真实的情况,这些感觉是焦虑状态下的身体反应而非身体疾病。你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很快就好了”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做放松训练,也可以通过聊天、听音乐、阅读等来转移注意力,帮助自己渡过焦虑发作期。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请积极寻求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答:新冠肺炎属于乙类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为2-14天,您作为密切接触者目前无法排除是否已经感染或处于感染潜伏期,所以您要被隔离两个星期。隔离是为了医务人员对您进行进一步观察,万一您不幸被感染,医务人员才能第一时间对您进行救治。
问:心智障碍的小朋友以激惹的情绪或不当的行为表达要出去玩怎么办?
答:对于心智障碍的小朋友,当家长意识到孩子以情绪或不当行为在表达想到外边去玩,而大人通过讲道理不奏效时,可以先以言语或肢体语言同理孩子的情绪,例如“哦,宝宝想到外边去玩了”或者“不能出去玩,你生气了”,安抚孩子情绪后,再以图片或言语呈现家长建议的新活动。以新的“快乐”经验代替通过到外边去玩而获得的“快乐”经验。家长也可以为小朋友制作适合于这段时间新的“一日行事历”或“一周行事历”作为视觉提醒贴在家中醒目的位置而让孩子重建兴趣点,每天积极快乐的生活。记得制作行事历时,也要聆听孩子的意见,绝对不要放过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孩子体验“被尊重”,进而理解“尊重”这个抽象名词的内涵。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参与制作自己的行事历或家庭的行事历,也是孩子练习自我管理的好机会。只是家长要记得当孩子的好行为出现时,及时给予强化哦。强化未必一定是“物”,有时家长对孩子发自内心的赏识,称赞的目光、表情、言语都会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甚至会比到外边去玩而获得的快乐还要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