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如果只聊核心症状,似乎多动症和阿斯伯格的区别很明显:
多动症根据亚型的不同主要表现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而作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问题是社交情感互动缺陷以及狭窄的兴趣偏好刻板的行为模式。
初学者乍一看,会觉得这压根是不同的情况啊,应该很好鉴别。
但是,临床经手的案例越多,尤其是对经手的案例保持动态追踪的情况越多,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阿斯伯格的孩子早期都被误诊为多动症了,或者是多动症和阿斯伯格共患的孩子,只诊断了多动症漏诊了阿斯伯格。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患阿斯伯格的孩子,他们智商在平均水平或者高于平均水平,没有言语/表达方面的明显缺陷,具备基本社交互动技能。
这些基本技能包括呼名反应,能回答提问,服从指令,能提出问题,对小伙伴感兴趣等,在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这些技能是“够用的”,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对于社交互动技能需求的质量和复杂程度其实并不高。
但是他们进入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以后,因为兴趣爱好点的不同以及对规则的理解,这类孩子就会出现课堂上自己起来跑开、对于不感兴趣的话题就充耳不闻、集体活动中不配合指令等情况。
也恰恰在这个时候,老师和父母开始担心孩子不服从指令,注意力不集中,看起来坐不住的问题。带着这个主诉,很多医生最初的评估和诊断都是冲着多动症的方向选择的。
因为阿斯伯格的孩子具有基本的社交能力,能完成基本对话,父母主诉中没有特别提及孩子在伙伴关系中的困难或者医生询问这一部分的内容,往往最后这些孩子就被误诊为患有多动症了。
但是,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往往是注意力转移的抑制能力不佳或者多动冲动,这和阿斯伯格因为兴趣爱好狭窄以及对于规则的不了解不在意所展现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其实还是不一样的。
对于阿斯伯格的孩子来说,如果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和内容,他们可以持续钻研很久,可以1-2个小时甚至半天坐在那里不挪动。
第二、阿斯伯格和多动症在社交互动中都存在伙伴关系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在一起互动时所需要的社交技能更多,更复杂,也要求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换位思考能力。
另外,和别人对话时,阿斯伯格的孩子总是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果对他人的话语不感兴趣,他们不会做出适当的回应,会反复把话题拉回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上,即使别人都已经明确表示不喜欢,他们依然滔滔不绝无法停止。在别人生气走开时,他们也经常不知道对方为什么要生气。
多动症儿童在社交中也更容易出现伙伴冲突,但是原因和表现形式不同。
但是多动症儿童的察言观色能力通常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老师家长表情不对他们通常就可以马上意识到,然后试着调整和压制自己急着说话和打断对方的冲动,并安静坐一会儿。
阿斯伯格的孩子通常大运动和协调能力会比多动症儿童差一些,他们一般不太喜欢身体碰撞的游戏。有些阿斯伯格的孩子非常谨慎,他们对于一些灾难性信息和新闻往往非常敏感,频繁提起,容易因为这些信息和新闻特别焦虑。
如果去看伙伴关系,往往多动症儿童是有自己的伙伴圈子的,虽然会有伙伴冲突,但是他们懂得去妥协和察言观色地调整,而阿斯伯格儿童的伙伴关系之路往往更加辛苦一些,他们也有交友意愿,但是年龄越大,越难有稳定持久的伙伴关系。
这些是大方向的区别,和其他儿童相比,这两类孩子都会因为外界的负反馈以及伙伴关系冲突出现更多的情绪行为问题,也更容易出现学习问题。
如果医生不是对多动症和阿斯伯格都有清晰的了解,往往会对这两者出现误诊或者漏诊。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伯格和多动症本来就有相对高的共患率,鉴别阿斯伯格特征所带来看似注意力缺陷的表现,和真实共患多动症,其实更加困难。
综上所述,对于阿斯伯格和多动症的鉴别诊断值得关注。医生除了需要非常详细的评估和访谈,进行多动症有关的测试以外,还需要对于孩子有较长时间的互动和细致的观察。如果只是在门诊和家长进行短暂的交流,往往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