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它导致活动受限。脑瘫除运动障碍以外通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以及行为障碍,也可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其脑部病理改变主要包括脑白质损伤、脑部发育异常以及颅内出血、脑部缺氧引起的脑损伤等。
脑性瘫痪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严重运动障碍,它的发病率高达2‰﹣4‰。据统计,中国现有6000000脑瘫患者,其中0﹣6岁的脑瘫儿童约1200000,且其近几年的流行率呈上升趋势。脑瘫对患儿的运动功能造成巨大损害,是一种致残性很强的疾病,如不能早期干预改善预后,对患儿的生存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因此脑瘫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
按照中国脑性瘫痪分类标准,脑瘫分为痉挛型脑瘫、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及混合型,其中痉挛型约占50%-60%,而痉挛型又以痉挛型双瘫为主。与许多疾病不同的是,脑瘫并不存在“治愈”一说,通过康复干预来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改善认知,最大限度地开发潜力,减少肌肉骨骼畸形的发生以提高脑瘫患儿的生存质量是脑瘫治疗的最终目标。
目前公认对脑瘫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有神经发育学疗法和传统康复疗法(PT、OT、ST 等)、肉毒杆菌毒素A、中医中药、推拿、针灸、熏蒸等。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结合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康复机器人技术逐步成熟,成为近年来康复医疗的研究热点,并逐渐被应用到了儿童脑瘫康复领域。
比如康复机器人的使用,康复机器人是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体的某些功能,从而在康复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使用康复机器人代替人力对患儿进行运动训练不仅能节约人力资源,也能保证运动训练的质量。运动训练的质量取决于动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这两点上,机器人显然更具优势。
目前用于儿童脑瘫康复的机器人主要有上肢机器人及下肢机器人,国内外均有研究验证了它们对于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但由于它们对使用者自身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适用于较大年龄的患儿。而脑瘫的治疗宜早不宜迟,所以开发适用于小年龄患儿的康复机器人设备,能使康复机器人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未来可能需要有更多的训练模式并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来满足脑瘫儿童康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