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研究者发现,将孤独症儿童感兴趣的东西纳入日常活动或教学中可以增加其期望行为的出现,同时也不会使孩子对该兴趣物的喜好强度增加。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将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纳入干预中。
案例
丞丞是一名随班就读的三年级孤独症学生,其语言和认知能力较好,但难以接受自己出错。如在被告知他某个题做错时,就会与父母、教师争吵并大喊大叫,坚持认为自己没有犯错。这种情况平均每周发生3-4次,而父母反映在家发生的更频繁。最近,丞丞在与朋友一起学习时也表现出了这种行为。结果,同学们不愿再与他组成学习小组,因为他们担心丞丞会对他们大喊大叫。而这导致丞丞变得很沮丧,因为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组。家长很担心这会影响到丞丞的社交发展。
负责丞丞的资源教师也意识到了丞丞无法应对错误或难以调整当他人不同意自己的看法时的崩溃情绪,于是想要对其进行干预,以教会他用适当的方式回应他人的不同意见。经过前期观察,老师决定利用丞丞对动画片中的人物的独特兴趣,教授他与同龄人和老师保持良好关系所需的替代行为和技能。那么,这种基于孩子独特的兴趣进行的干预(special interest intervention)是怎样实施的呢?
霍夫曼(Huffman)2017年提出了利用儿童的兴趣来实施干预的几个步骤:
1.收集基线数据以识别1-2种需要改善的行为
2.通过对学生的偏好评估、访谈或等级量表来识别儿童的兴趣
3.设计干预方法并确定干预环境
4.实施干预之前,向学生介绍干预内容
5.使用最多到最少的提示来实施干预
6.允许学生参与何时可消退干预措施的决定过程
7.如果确定了要消退干预措施,请在撤消干预措施后使用中介声明:“(某兴趣物)向你展示了要如何工作。现在请你像(该兴趣物)一样去做。”
那么,根据这些步骤,我们来看看教师是如何干预丞丞的呢?
1.首先教师通过基线数据选择了“与人争吵和对他人的反馈做出恰当的反应”这两个行为。
2.让丞丞选择十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然后对丞丞进行非复位偏好物评估,在正式实施干预时选择丞丞当前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如小猪佩奇)。
3.教师制作了一个行为路径图(如下图)来进行干预,并将方法教授给了家长,选择在家庭作业时间进行干预。
4. 家长在丞丞写家庭作业之前会向他介绍行为路径图,并让丞丞明白别人对自己的行为的感受是什么以及这些感受会影响着他和别人的友好关系。上面的路径图描绘了丞丞最喜欢的动画人物(佩奇)是如何回应乔治指出其犯错的行为。家长会在该路径图中指出佩奇的选择是绿色的路径,并告知丞丞,乔治指出佩奇不应该在墙上乱画这件事和接受他人对自己提出的纠正性反馈之间是相似的。行为路径图显示了丞丞要如何应对自己的问题,就像他最喜欢的动画人物所做的那样。此外,该图还显示了如果丞丞出现问题行为的负面后果。在使用此行为路径图之前,丞丞家长和丞丞进行了类似情境的角色扮演。一旦丞丞在5个模拟情境中做出至少4个恰当反应,家长就会在家庭作业时间中正式实施干预。
5.采用最多到最少的提示,如下:
1)家长指出丞丞做错后立即指向行为路径图,并将行为路径图的每个步骤告诉给丞丞,以提示他要怎么做。
2)一旦丞丞开始回应家长的提示,家长将指向路径图,但只说出正确的行为路径的前两个步骤。
3)当丞丞开始回应家长的提示时,家长只需指向行为路径图的第一步。
6.一旦丞丞的行为达到改善的目标,家长就会问丞丞是否认为自己不再需要该地图,因为他做得很好。家长给丞丞看有关他对老师/同伴做出适当反应的能力的数据,在丞丞也同意他可能不再需要使用行为路径图后撤除路径图。但是,为以防万一,家长还是会将行为路径图保存在房间里。
7. 在撤除路径图前,家长会告诉丞丞说:“如果有人不同意你的看法或者说你做错了,请记住要像你最喜欢的小猪佩奇面对乔治指出自己的错误行为时所做的反应一样去做去恰当的反应。”愿此次分享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