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现在的孩子们,有很多都出现过这些“怪象”:笨拙、左右不分、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学习能力差等等问题。
出现这些“怪象”的原因,不是孩子故意不好好做,而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做不到,在向你求助。
去年,央视新闻曾经报道过“感统失调”,终于让这个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字眼,落进了大家的视野中。
那么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不是病,但它是一种“症状”,当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的表现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感统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8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现代城市家庭中,感统失调儿童比例高达85%,而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
美国孤独症谱系障碍国家专业发展中心(Nation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enter o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把感觉统合SI、辅助与替代沟通AAC等一同增加到EBP(循证医学)支持的有效干预推荐里。相信从今天,国内的儿童康复从业者对于感觉统合SI也应该重新有了新的认识。
图片来源于NPDC网站,报告第1页
“感觉统合”为代表的神经发育以及灵活的干预模式获得循证医学证实后,并不是鼓励所有自闭症儿童都开始接受一系列的感统干预,而是让每个人开始思考自闭症儿童干预,让自闭症儿童有更多的选择。
“感统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图片来源于NPDC网站,报告第120页
SI感觉统合理论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爱尔丝(Anna Jean Ayres)于1969年首先系统提出。1970 年经数百位专家团队共同研究,终于 1972 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 (J.Ayres) 根据脑功能研究,提出感觉统合理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正确反应。感觉统合术语广泛的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就是说感觉统合的理论是由脑神经神经生理学基础发展而来。早在本报告发布之前,美国作业治疗师协会、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EC)已经将感统治疗纳入自闭症儿童干预指南。其中美国特殊教育循证实践标准(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CEC) Standards for Evidence-based Practices)于2006年至2017年对孤独症儿童基于Ayres感觉统合(AS I)干预的已经证实了其有效性。
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训练科目,家长务必先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康复训练机构,让孩子接受有系统的,有步骤的训练,同时自己也能学习到正确的,有效的操作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孩子的训练有据可循,进而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