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自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转换的意义
自然手语是聋人之间在交流过程中自然形成 并使用的一种靠视觉进行交际的手势符号系统,是聋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国外有关专家指出:聋人自然手语,在一些聋童早期的认知和思维发展 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随着聋生年龄的增长,单纯地使用自然手语,会影响聋生更多地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进而可能限制聋生的认知和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他们除了掌握自然手语外,还要掌握书面语。聋生只有掌握书面语,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往,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发挥个人潜能。如果说,自然手语是聋生的第一语言, 而汉语书面语则是聋生的第二语言。那么,在聋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既存在书面语向自然手语的转换,也存在自然手语向书面语的转换。聋生的语文课标指出,聋校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 口语、手语和书面语之间的转换能力的培养,提高“转换水平”。
自然手语和汉语书面语的区别
自然手语也称聋人手语,是指聋人为满足生活中的交流需要,自发创造并约定俗成的,具有独立的语法体系和结构特点的手势语。自然手语是一种空间组合形式,常常突出句子的主要成分,省略句子的次要成分,辅以表情、姿势显示句子的逻辑关系。它的语序、成分、结构都有别于汉语书面语。自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词汇相对贫乏
汉语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相当成熟,包括几万个汉字和几千个常用短语,可以准确表达丰富的内容。而自然手语是聋人在交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手势符号系统,是通过手势的变化来表达内容的。手势变化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决定了自然手语的词汇也相对贫乏。因此,自然手语与汉语书面语不完全对称,无法表达过于丰富的内容。在自然手语中同义的表达、近似的表达、替代的表达过多,因此表达的内容不够精准,在交流中也容易造成歧义。
二、语序颠倒
自然手语受视觉的影响,在表达过程中先具体后抽象,突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因此,自然手语会出现一些语序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也会导致聋生在书面语的表达时出现一些语法错误。一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通常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书面语“一座很高的楼”用自然手语表示就是“楼高很一座”。二是肯定词、否定词后置。如书面语“小明吃了饭”用自然手语表示就是“小明饭吃有”,“小明没吃饭”用自然手语表示就是“小明饭吃没有”。
三、省略某些成分
一是省略量词。聋人在用自然手语交往中,常常会把量词省略掉。如“五个人”“三辆车”他们说成“五人”“三车”。
二是省略虚词。虚词在书面语中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聋人在手语交流中常常省略虚词。比如省略掉一些介词或连词,聋人的手语表达会更直观,更清楚。
三是省略动词。手语本身就是用动作表示一定的意义,因此动宾一类的词语中的动词往往是被省略的,是容易被聋生忽视的。例 如“关窗户”和“开窗户”。“关窗户”的手语表达就是一扇关着的窗户的手势,“开窗户”的手语表达就是一扇开着的窗户的手势。聋生用手的位置代替了动词的表现。
四是省略代词。自然手语中会有一些表情、体态、手势停顿等非手控的特征。这些非手控参与手语的语义的表达。例如,描述“我很精神,而你略显疲惫”这句话,自然手语的表达省略了“你”和 “我”,直接指一指自己和对方就可以了。五是省略语气词。自然手语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汉语中的一些语气无法在自然手语中体现出来。例如“你今天去吗?”这句话,手语的表达就是“你今天去”,身体往前微探,再加上疑问的面部表情。通过分析可知,自然手语比较简洁,有利于聋人实现便捷、有效的沟通。但受自然手语这些特点的影响,聋生在书面语的表达时容易出现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等现象。
文献参考:
[1]张宁生.手语翻译概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2]赵锡安.聋人双语双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3]汪飞雪.如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合理使用自然手语和文法手语[J].现代特殊教育,2018(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