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非语言等形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在非语言沟通方面,情绪面孔和肢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个体情绪表达与识别的重要线索。另外,人们对情绪的加工与识别更多是整体性的,即把情绪面孔与情绪肢体整合起来进行加工与识别。
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以重复性刻板行为、社会沟通和互动障碍为特点的终身性神经发育障碍。以往研究发现ASD者很难识别面部情绪,识别情绪时较慢且较不精确,在识别肢体情绪中也存在障碍。情绪面孔与肢体的识别障碍,也将影响ASD个体对情绪面孔与情绪肢体的整合性加工。
情绪面孔和肢体上的识别缺陷将导致ASD儿童不能理解这些非言语信息,进而导致ASD儿童远离社会交往,加重自闭症症状程度。另外,情绪面孔与肢体匹配整合能力的缺陷,也将导致ASD个体信息加工的单一化和片面性,阻碍ASD儿童进一步社会认知的发展。所以,越早寻找有针对性的实践办法进行干预,对ASD儿童身心的发展就越好。
对情绪面孔识别的干预一般分为基于面部表情图片的干预和基于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干预两种。面部表情图片的运用最为广泛,在计算机辅助技术中也包括对图片的运用。如情绪认知—运输车,这是一部高质量3D 儿童动画。因为ASD者具有重复刻板的行为,且大多数ASD儿童对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比较感兴趣。所以放置真人情绪面孔或者卡通情绪面孔,以此来鼓励ASD者对面孔的关注。
这些都是国外已经较为成熟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标准的图库。还有一种叫做会说话的面孔(FaceSay)方法,小编后期整理过后分享给大家。而国内还没有适用于中国ASD儿童的面部表情识别图片库,研究者除了使用国外标准的图库之外,大多使用的是自制的图片,可见信效度令人担忧。开发适合我国国情标准面孔识别图片库十分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