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作为家长,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受:
学了关于孩子的早期教育知识越多,就越感到迷糊混乱,好像很多东西都傻傻分不清楚了!
就拿孩子感统失调和正常敏感期现象来说,你能准确区分吗?
比如:
孩子喜欢吃手,到底是因为正处于口腔敏感期,还是因为口腔触觉发展不足?
孩子专注力不集中,过于活泼好动,难以安静一刻也停不下来,到底是因为多动无法集中注意力,还是进入了某个特殊的敏感期?
孩子爱打人,讨厌与人互动,稍有不顺心就大哭大闹,到底是触觉敏感情绪不易控制,还是也和敏感期有关?
......
为了让大家不再为孩子正常的敏感期现象所困扰,也不再轻易忽视孩子出现的感统失调现象。今天的文章,就让大家明确一下感统失调与敏感期现象的最大区别。
敏感期现象与感统失调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敏感期
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
但敏感期很短暂,在这特定的敏感期中,孩子只对一种特定的知识或技能感兴趣,然后经过这个时期就会消失,不会再出现在同一个时期对相同的兴趣点有同样强烈的兴趣感。
感统失调
通俗的说法是:“儿童大脑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轻微的障碍”。感统失调的孩子通常智力都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而已。注意:感统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消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干预,可能还会有加重的倾向。通常孩子在12岁之前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很难再改变。
这样一对比,是不是很明白了?
敏感期是在某个时间段内出现的现象,过了那个时间段,相应的敏感期现象也会消失,但感统失调则不同,它没有时间限制,任何时候,只要孩子的大脑和身体无法协调运作,都有可能出现各种类型的失调现象。
比方说,我们上面我们说到喜欢打人咬人现象,如果是在三岁之前的自我意识敏感期内出现,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因为这个时期的小孩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所以一旦感觉有人触犯了他的“领地”,就会本能的“反抗”。但是如果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的年纪,依然控制不住自己动不动就打人,则要考虑孩子是否触觉敏感—触觉敏感的孩子很讨厌别人的触摸,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出手打人。
换句话说,如果家长想判断孩子的行为是敏感期现象还是感统失调,就要准确的了解各个敏感期出现的时间段,并与孩子的现有表现做对比。
下面,就来一起认识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那些【主要的敏感期】—意大利育儿专家蒙特梭利最伟大的贡献,共31个,耐心点慢慢看吧。(备注说明:每个孩子的发育状况不同,敏感期时间会有所差异,但是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宽松,没有压抑或者特殊经历的孩子通常会在这个年龄阶段内。)
特点:刚出生的宝宝对光非常敏感,这时宝宝需要适应白天和晚上的光线差异,所以白天要拉开窗帘,晚上要关灯睡觉,让宝宝适应自然的光线变化。
2 . 味觉发育的敏感期
4-7个月
特点:宝宝自己的口腔可以感觉到甜、咸、酸等味觉。
3 . 口腔的敏感期
4-12个月
建议:请妈妈们给宝宝口腔发育的机会,让宝宝吃个够,不要无情的把宝宝的手从他嘴里拿开。
注意:如果孩子过了口腔敏感期,如上了幼儿园小学依然有吃手咬指甲等现象,则极有可能是孩子在口腔敏感期内没有得到应有的刺激满足,口腔触觉发展不足的缘故。
4 . 手臂发育的敏感期
特点:这个时候孩子喜欢扔东西,这是最早的手眼协调发育的标准。
建议:请看护者不要管制宝宝这个行为,让他扔个够。
5 . 大肌肉发育的敏感期
小肌肉发育的敏感期1.5~3岁
建议: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是活泼好动的时期,此时给予他充分的空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他熟悉更多的肢体动作,和他一起做许多游戏运动,使各种肌肉得到训练,增进亲子关系,并且还能使左右脑均衡发展。
在动作敏感期,精细动作的训练不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可以增长智力。
注意:本体感控制大、小肌肉的动作,手——眼协调,手——脑协调,身——脑协调,还有动作灵活和灵巧等。如果孩子本体感不好,大肌肉和精细动作发展不良,就会出现不能很好的扶、站、行走、取物、抓物,掌握不好用力的轻重,常常把东西弄碎、弄坏的情况。
特点:语言的启蒙始终伴随着婴幼儿,甚至是胎儿期。对着胎儿说话,婴儿的咿咿呀呀学语就开始了语言敏感期。
建议:大自然赋予了孩子这种能力,从观看爸爸妈妈说话的口型直到突然开口说话,这个过程就是语言敏感期积攒的力量。有些孩子说话晚,如果不是病症,那么就有可能是环境的影响所至,不管他会不会说话,我们都要不断给他注入“养分”,多和他说话、讲故事,当他需要表达自我感受时,自然就开口说话了。同样,良好的语言教育会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增强,学会与人交往。
注意:如果孩子在3岁前总是自言自语,说一些听不懂的话,并且伴随着目光的不对视,或者压根就不说话,家长就需要注意了,因为3岁通常进入了语言的蓬勃发展期,如果此时孩子在语言上仍表达不好,除了语言器官本身受损外,大部分原因,是由感统失调引起的。
1.5~4岁
特点:忙碌的大人常会忽略周围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是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他常常会做出一些我们不理解的细小动作,比如捏起一片掉落的叶子不停地往花盆里插,或是摆弄着花手绢怎么看也不烦,我们不明白的他们却能从中看到更多的奥秘。
建议:此时期正是我们培养孩子对事物学会观察入微的好时机,带着疑问和想法去认知世界,再好不过。
1岁6个月-3岁
特点:区分我的和你的、我和你的界限。主要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打人、咬人、再到模仿他人,渐渐地孩子们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以便清除你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建议:当孩子打人咬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打S你”只是排除的意思,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他的自我吧。(注意事项: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的过程。)
注意:如果孩子过分抵触与他人的肢体接触(如别人一碰到他就大喊大叫,排队永远只站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甚至排斥团队活动,拒绝加入群体聚会。则有可能是触觉防御过强。这类孩子可能被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一下都会觉得别人是在用力打他,因此会本能的报复回去。对不熟悉的声音和新环境也会格外敏感,甚至还会因此产生不安和烦躁的情绪。
2岁半-4岁
特点: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的教养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建议:和更多的孩子接触。一般2岁半的孩子家长就可以准备入园了,幼儿园可以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注意:触觉敏感的孩子不敢尝试新的事物,不愿与人交流玩耍。当他们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时,陌生的人群和环境会让他们产生强烈不适,因此会主动的远离和回避,逃避社交。但在孩子的社交敏感期,有没有固定的玩伴和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
3-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三维、钻箱子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的玩具,同时可以在这个机会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日后学习几何学奠定兴趣基础。
3-4岁
建议:给孩子提供多彩的颜料,及相关书籍,如绘本《中华德育故事》,为日后绘画兴趣奠定基础。
3-4岁
特点:不断追问“为什么?”“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下雨?”“小朋友为什么要上幼儿园?”等等。这些问题总是让家长感到应接不暇,可是孩子却不管不顾地打破沙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一次地给孩子解答时,孩子开始出现了逻辑思维。孩子正是通过这样一问一答,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好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如果家长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时认知的速度是事半功倍的。
3-4岁
最好机会。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家里,只要有充分的材料,孩子们都非常乐意选择剪、贴、涂等等这些工作。从身体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孩子训练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的一项重要工作。
建议: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尽量不要打扰专心工作的孩子。
注意:在这个期间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永远只有三分钟热度,很难专注于同一件事情,涂色涂了一分钟就要去剪纸,剪纸不到两分钟又跑去贴图。孩子的专注力是非常重要的,专注力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以及对事物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前庭系统是人体平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脑感觉、运动觉信息处理中心,所有的外界信息(来自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信息)都由它过滤,并传入大脑。如果前庭神经系统(前庭觉)失衡,则会导致个体多动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14 . 藏、占有敏感期
特点:开始强烈地感觉占有、支配自己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的拥有物质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可能去探索物质背后的精神,才可能超越于对物质的占有。而当这些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自己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也就拉开了人际关系的序幕。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孩子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在你进入他的房间或者区域时,一定要征得孩子的同意,尊重孩子的空间。
3岁-4岁
特点:同自我意识的敏感期一样,这个敏感期对家长比较挑战!
3岁至4岁的幼儿进入执拗的敏感期,有些孩子在快3岁就提前进入这一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办,否则情绪就会产生剧烈变化,发脾气,哭,闹。这时家长和老师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关照,也要学会一些安抚的技巧。儿童执拗的敏感期,可能来源于秩序感。在建构秩序感这一特殊品质时,儿童的过分需求常常被认为是“任性”和“胡闹”,但我们觉得,用“执拗”这一概念来得更准确一些。儿童在这一时期常常难以变通,有时会到难以理喻的地步。我们并不知道它的真正原因,但我们确切知道,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定是有秩序的,当他没有超越这种秩序时,就会严格地执行它。
理解不是特别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解决问题,才有随之而来的快乐。怎样掌握变通的技巧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要注意的是,幼儿对秩序的要求起初并未达到执拗的程度,一开始他会不安、哭闹,随着自我的逐渐形成,他将这一秩序上升到意识层面,才开始变得执拗、不妥协。
3.5岁-4.5岁
特点:孩子做事情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很痛苦;吃的苹果上不能有斑点;厕所白色的便盆不能有任何黄渍;衣服不能少扣子等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我遵守规则你也必须遵守,人人都要遵守;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没有垃圾桶就必须拿着;红灯亮了,即使马路上一辆车、一个人没有也不能过马路,已经过了必须退回来,退回来也不行,谁叫你这样做了!
建议:依然是尊重孩子!这时不要在意孩子一定要吃一个整个的饼子是否能吃掉,是否会成为他浪费的喜欢,等等,孩子的问题不要扩大化,在什么时间只针对什么事。
3岁-5岁
特点:“臭屁股蛋”、“屎巴巴”、“打死你”、“把你踢死去”,这些听上去既不文明又有些可怕的言辞,总是出自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嘴里。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语就是诅咒,而且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18 . 询问如何出生敏感期
4-5岁
特点:孩子往往在这个时期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并且一遍又一遍地问。成人的回答不能有一丝的马虎,因为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个哲学问题:我从哪里来?
建议:家长们认真地拿出百科全书,将生命形成的全部过程科学地讲给孩子听。
19 . 人际关系敏感期
4.5岁-6岁
特点: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相同情趣的伙伴并开始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交往,孩子自己经历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而这种交往智能是与生俱来的。
注意:触觉敏感的孩子人际交往会因此受限,陌生的人群和环境会让他们产生强烈不适,因此会选择远远避开,讨厌肢体接触,讨厌人群,脾气暴躁易怒是他们最主要的特点。
4岁-5岁
特点:在人际关系敏感期后,孩子便真正展开了婚姻的敏感期。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要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们就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者其他的成人。一直到5岁左右,他们才会“爱上”一个小伙伴,比如只给自己喜欢的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而且经常在一起玩,产生矛盾时也不愿意让其他人干预等等。总之,他们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建议: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家长都一定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21 . 审美敏感期
5岁-7岁
特点:审美是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
建议:孩子到了审美敏感期时总是喜欢化妆。当然,在成人眼里这些“妆”化得很离谱,但是这些女孩子们总是热情不减,并且总在所有人面前走来走去展示,直到得到你的夸奖之后,她们才会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转身又会到别的老师面前展示。除了化妆,女孩子还喜欢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且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和打扮。在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是成人的肯定。此时,我们无需对美做任何评判。
22 . 身份确认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孩子们会给自己一个又一个身份。这种现象是因为孩子开始崇拜某一偶像,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在幼儿园里,经常有穿着白雪公主服装的小朋友,你必须叫她白雪公主她才答应你。孩子在这个身份确认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他们开始透过自己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建议: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会很感兴趣,说不定你就培养出一个著名演艺家呢!
23 . 性别敏感期
4岁-5岁
特点:大概4岁时的孩子最重视的就是谁是男孩谁是女孩。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们一定要跟着去,原因是想观察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24.绘画和音乐敏感期
特点:这是人生来俱有的智能。绘画是孩子最会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从涂鸦开始一直到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整个的过程都是一种自然的展现。而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觉的发展,一岁多的孩子就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自己的身体,音乐是人类的语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级的艺术欣赏能力。
建议:在这个敏感期的发展上,我们只要能够给孩子提供一个高品质的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的发展了。
注意:视知觉能力发展不足的孩子,绘画写字时容易画反写反,看错看漏;听知觉能力发展不足则会出现听不清、听不明,不能判断声源,无乐感等现象,影响终生艺术发展。
25. 数学概念敏感期
特点:孩子到了4岁多时,总是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是几点,有几个人?这是因为孩子对数名、数量、数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这时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他们只是能够将数名、数字、数量配上对。
建议: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最初发展,而只有三位一体地掌握,才算掌握了数的概念。这时可以让孩子帮助家里买一些日用品,通过花钱锻炼数字能力及经济能力。
26 . 延续婚姻敏感期
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个时候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只要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27 . 认字敏感期
特点: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符号,我们的方法是给孩子一些文字卡片,让孩子把动作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来去学习文字。建议:在这个阶段,孩子只能宏观地认识文字,也就是一个整体的形象,还不能够分解字的笔画,也达不到书写。孩子也会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兴趣,比如他们会发现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别的地方出现。
28 . 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
特点:孩子0~6岁的发展是一个人宏观发展的微观缩影,到了6岁他们就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实现自我管理,监督上课的时候谁没有进教室,吃饭前谁没有洗手,哪个孩子没有遵守幼儿园的规则……这些都是他们十分关心的事情。
建议:可以让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的活动,比如:捡垃圾活动、自己做手工义卖捐助活动等,培养社会责任感的良好时机。
29 . 数学逻辑的敏感期
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孩子们在完成了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之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建议:比如通过蒙特梭利的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法,这种方法学习的是数学的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30 . 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
特点: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自然界的知识。孩子们对自然的探索兴趣比我们想象得要强烈的多,孩子在六岁前,总是能保持好学、好奇的品质。
建议: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观察大自然。
31 . 文化敏感期
特点:幼儿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而到了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因此,这时期孩子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种。
建议:家长可在此时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以本土文化为基础,延展至关怀世界的大胸怀。
以上31个敏感期基本可以涵盖孩子成长中的主要阶段。每个敏感期我们给出的建议重点是:家长千万不要包办过多,事事代替!要尊重自然赋予儿童的行为与动作,并提供必要的帮助,以免错失一生仅有一次的特别机会。
如果孩子的表现正好处于相应敏感期内,那么,百分之九十以上属于正常的敏感期现象,反之,则极有可能是感统失调的表现(建议做专业的感统测试),家长要及时采取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