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宝贝,看这个!”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一些新奇的东西,都会迫不及待的分享给孩子看。但令人苦恼的是,自闭症孩子对我们的分享似乎总是无动于衷,根本get不到我们的点。
熟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会发现,自闭症孩子对我们的分享经常会视而不见,而且也很少对别人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其实,这是孩子缺乏共同注意的表现。
例如,妈妈看到路边的花朵很漂亮,就指向花朵并对孩子说“宝贝,看花花”,孩子顺着妈妈的手指看向了花朵。或者是孩子主动指着花朵分享给妈妈看,确保两人在共同关注好看的花朵。
☞应答式共同注意,就是孩子对别人发起的指示做出回应;
第一阶段:对他人的注意和指引等做出反应的追随阶段。例如,2-7个月的婴儿可以对自己的名字做出反应,9个月的婴儿可以追随别人的视线,看向别人正在关注的物体,11个月的婴儿就能够通过别人的眼睛转动而追随注视,12-15个月之间的时候,孩子利用别人的目光进行定向的能力有所提高。
第二阶段:主动引起别人对自己所关注的物体进行注意的发起阶段。大约1岁以后的孩子便开始主动发起共同注意,可能是目光转移或手势,也可能会加入一些简单的发音,到2岁中期时,大部分孩子的共同注意力的协调性已经很好了。
对比自家孩子来看,自闭症孩子的共同注意似乎有点弱爆了。他们很少出现共同注意行为,而且自发性共同注意相比应答式共同注意更少,如果出现了共同注意,大多是孩子在和我们提要求,而不是把感兴趣的东西分享给我们看。
共同注意与语言能力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改善自闭症孩子共同注意会对他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例如,家长向孩子展示一个苹果,并命名物品——苹果,孩子关注后,这个过程会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如果孩子在生活中看到新奇的物品,并能向家长主动分享,家长就可以在孩子有动机的时候,教孩子苹果的发音,这样也有助于孩子学习语言。
2、如何培养孩子的共同注意?
先从孩子的喜好下手
首先,我们可以从孩子最喜爱的东西或者活动着手,这会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并且建立起人与好玩的东西或活动之间的联系。
站在孩子可以看到我们的位置,然后从箱子、抽屉等容器中拿出孩子喜爱的玩具,然后发出声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果玩具可以发出声音或发光、做出动作等,会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看到后并对我们提出想要,我们就可以把玩具交给孩子了。
另外,我们平时应该多多关注孩子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了解孩子会更方便通过孩子的兴趣来培养共同注意。长此以往,每次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我们都能呈现给孩子喜欢的事物,相信孩子对我们的分享会越来越感兴趣了。
拿出孩子喜欢的物品,例如一个洋娃娃,并放在较为看到的地方,妈妈问洋娃娃在哪儿?如果孩子没有语言,爸爸负责示范指物品,切记指物时候的动作和表情要夸张有意思,妈妈得到答案后要及时强化。
几个回合后,妈妈再提问时,爸爸就可以直接用手辅助孩子指向物品了。然后逐渐撤销辅助,让孩子学会了找到共同注意的物品和指物,这也是学会分享最重要的一步。如果孩子有语言,指物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语言辅助。
寻宝游戏
将零食或玩具放在家中较显眼的地方,父母指着放置处:“那里有薯片”,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找。我们不需要精心准备细节,只要每天将食物或玩具放在不同的地方,然后将放东西的位置指给孩子看,让孩子去找即可。
寻宝游戏的重点在于目标要放在容易找得到的地方。一开始从近距离处开始,等习惯后再慢慢拉开距离。待孩子完全习惯后,父母就可以不用说话直接拍拍孩子的肩膀,让孩子学习只靠父母所指方向或父母的视线来找寻目标。
学习了让孩子怎样关注我们的分享后,我们就要重点发展孩子主动分享的共同注意了。这一步属于进阶版的能力,也是孩子能力提升关键的步骤。
跟随孩子的注意
比如在公交车上,孩子在看窗外,我们经常会贸然的打断他,问他:“你在看什么?外面好看吗?”,其实这样是不好的。
那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我们可以尽量跟踪孩子的目光,在旁边给他讲述看到的东西,运用孩子的兴趣,一起建立共同专注。
当孩子拿着玩具车在玩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试探性的对孩子说:“给我看看”,然后伸出手要求他给你,注意要强调“看”的字眼,让孩子觉得这个不仅仅是完成我们的指令,而是让他向我们展示玩具。
如果孩子选择将车递给我,我们可以不伸手接过来,可以做出夸张兴奋的表情,“哇,好酷的小汽车哦!”,然后继续让孩子拿着玩具,对于孩子来说,我们热情的回应就是对于孩子向别人展示物品的强化和奖励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让孩子懂得向我们展示一些东西,并且将注意力锁定在同一样物品上,可以对这个物品进行相关的评价和分享,让孩子在你们的互动中提升共同注意。
将饼干放到一个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打不开的容器里,可以故意在孩子面前拿出饼干吃,增强孩子的需求。孩子看到后,会忍不住想吃他拿不到的饼干,转而会求助我们。
“爸爸在看什么?”
爸爸在沙发上看手机,妈妈可以在一旁提问:“爸爸在看什么?”,如果孩子可以回答爸爸在看手机,我们就可以及时强化孩子的观察力。如果孩子不会回答,可以由奶奶在旁边辅助孩子回答,多次练习让孩子学会主动回答。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分享好吃的东西、好玩的玩具时,或者孩子主动分享给我们自己喜欢的物品时,我们一定要用夸张的声音和表情作为回应,让孩子觉得关注别人和分享是一件好玩有意思的事情,这样才能维持孩子的共同注意,从而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