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智力障碍是指儿童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器质性损害或是脑发育不全而造成的认识活动障碍以及心理活动障碍,也称智力缺陷。一般是由于遗传变异、感染、外伤或内分泌异常等因素,造成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者发育不全,使其智力活动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
要尊重孩子的自身能力
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在做事成功中建立,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强迫做超出能力以外的事情,否则,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爱护而不溺爱!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生理心理发育的迟缓,与正常儿童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家长往往觉得孩子可怜而过分地溺爱孩子, 这样会让孩子失去锻炼的机会。因此,在热情地养育孩子时,建立浓厚的感情,同时又不溺爱,使孩子感到家庭、学校与社会的温暖,同时,注意培养性格,使其开朗、听话,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变化与父母、老师交流,并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接受各种教育。
智能障碍的儿童,大多性格孤癖,为此,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儿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尽量创造机会去参加些集体活动,有利于陶冶情操以及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纠正其孤独、自卑的性格。
以表扬鼓励为主
若儿童的优点或有进步时,应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以增强其上进心。对于其缺点甚至错误,要给予一定的忽视,循循善诱,指导其改正缺点,千万不要训斥,更不能任意打骂。
培养良好的习惯
智能障碍的儿童,品德教育亦非常重要,稍有忽视就会出问题,甚至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为此,要在生活中,注意培养儿童遵守纪律、懂礼貌、助人为乐、爱集体、爱护公共财产的好品质,并讲解和示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等道德观念,以防止他们受坏人诱惑而犯错误。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安排作息时间,制定合理的起床、吃饭、学习、游戏、体育活动和睡眠的时间顺序。此外,合理地安排与孩子讲故事、唱儿歌、看电视、听广播等,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
要求训练者了解智力障碍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智力障碍儿童的兴趣,寓教于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训练环境,以利于智力障碍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
动态性原则
强调遵循智力障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名智力障碍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主动适应这种变化。
生活化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往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要把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充分调动智力障碍儿童的各项感知觉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化原则
日常生活中的训练往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要把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中,充分调动智力障碍儿童的各项感知觉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个别化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制订适合智力障碍儿童个性发的最佳方案。
融合原则
小步子原则
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应坚持小步子(即循序渐进、重复练习、综合训练)的原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潜能原则
训练者要注意发现智力障碍儿童身上潜在的优势,充分利用积极的方面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扬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