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专家谈《“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描绘了“十四五”期间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高水平推进融合教育发展是培养残疾儿童青少年充分融入社会能力的基本保证,是“十四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的内在要求。
对残疾学生而言,进入融合教育普通学校,除了面对自身特殊性,还需要建立与普通同学、教师的关系,融入常规教学场所、教学秩序,甚至需要和更为广阔的社区、社会融合连接。这需要普通学校努力营造融合教育生态场域,即学校按一定秩序运作,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协同合作、有效发展,使人与人、人与自身、人与社会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彰显学校教育温度。
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学校首先要建立健全支持体系,保证融合教育秩序运作。成立融合教育推行委员会,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特殊教育辅导架构,确立特殊教育通报流程,同时利用集团化办学优势,组织不同校区教师组成融合教育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邀请特殊教育学校专家对残疾学生进行个案评估诊断,盘活特殊教育资源。利用学区特殊教育资源优势,派送需要辅导的残疾学生参加特殊教育学校团体辅导课程,有效保证残疾学生教育有计划、有组织、有帮扶。
培养融合教育素养,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融合教育生态场域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严格履行相关法律法规,邀请特殊教育专家来校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增强教师不抛弃不放弃的意识和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积极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并请外出学习教师对全校教师做通识培训,以点带面,组建融合教育团队,有品质地开展融合教育工作。
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残疾学生教育工作坊,建立残疾学生档案,邀请专家开展辅导,缓解教师焦虑,解决教师困惑。对残疾学生所在班级进行全学科研讨,群策群力制定专属教育教学策略。通过全方位培训使普通教师实现理念转换,切实提升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水平。
探索差异化教学方式,保障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残疾学生类型不同,发展与学习特点表现也不同,每个融合教育的残疾学生,学校都需要组织全科教师教学研讨,对其学习的课程进行调整或重组,对其学习评价进行适当改革。
创设融合教育环境,营造关心关爱良好氛围。积极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良好学习的基础,教师激励性评价能够激起学生再学习欲望。残疾学生因为身心障碍,会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等问题,需要给予积极的关注。除了班主任教师、学科教师的帮助关爱外,还需要学校心理教师等辅导。另外,残疾学生也有社会参与、伙伴合作和共同学习的需要,应该有意识地根据实际帮助他们参与集体活动。因此,每个班级需要建立友好的班级融合教育氛围,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