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残疾人就业不易
残疾人群体中的智障人群就业更加艰难
《海南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显示,海南共有50多万残疾人。不少具备一定就业能力的智障人群需要一份工作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但各类助残招聘会的招聘岗位以肢体残疾、听障、视障居多,智障人群就业相对艰难。
智障群体如何走进职场?目前,海口通过强化技能培训、引导企业关注智障人群等举措,帮助他们就业,推动这一群体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智障人群就业呼声不断
智障人群能否就业?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主任温壮飞介绍,智力障碍按程度可分为轻、中、重、极重,其中轻度和中度群体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在接受技能培训后,可从事简单的劳动。同时,就业还能在促进其身心发展、保持心理健康、管控不良行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减轻社会负担。
据了解,海南每年举行残疾人专场招聘会,但关于智障人群的岗位却寥寥无几。在家长群体中,关于智力障碍人群就业的呼声不断。对此,不少家长表示,期望孩子能获得一份工作,让其感受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提升自信。
“就业是孩子减压和协调情绪的出口。”
24岁的文文(化名)患有自闭症,她的母亲李霞说,文文的专注力很强,但如果长期在家独处,容易积压情绪。为了寻找合适的工作,文文就业之路并非坦途,她先后从事过整理菜架、产品包装等简单工作。
2021年9月以来,文文进入海南省残疾人就业创业一条街,接受安置型就业。李霞表示,期待能有陪伴式就业机会,或者让肢体残疾的孩子与智力障碍的孩子搭档互补,帮助孩子发挥她的才能。熊文英是一名唐氏综合征少年的母亲,她深知智障人群各有特点,可以胜任不同的工种,她呼吁社会强化对智障人群的认知,帮助他们从工作中获得自己的价值感。
学习技能提升职场竞争力
“听障、视障学生就业一直比较乐观,但智力障碍学生就业极度困难。”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教务处主任陈红华介绍,学校3个学部共600余名学生,其中启智部学生占2/3。
“智力障碍学生的就业迫在眉睫。”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甘方波认为,智力障碍学生在学校学习了一定的技能,如果没有就业机会,回到家往往就会遗忘,甚至还需要家人的照顾。“只有把他们放到职场上,发挥他们的作用,才能真正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甘方波介绍,为了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学校着力推动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在3个教学部分别开设了相关专业和课程。2021年,学校在全省率先针对启智部学生的就业需求,开设了保洁、园林绿化养护、家政等课程。
近日,校园内配套设置的餐饮、园林等实践基地正式启用。学校细化课程体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职业技能和生存能力。
海口有很多住宅小区,保洁、园艺人员的需求量较大。“我们期待每个住宅小区招收一名毕业的智障学生,让他们连同家长一起上班,既可解决一大批智力障碍弱势群体的就业需求,也可解决看护问题。”甘方波期待地说。
引导社会关注智障人群
“智障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应当针对性帮扶就业。”海南省创新创业研究院院长李伟铭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开展调研、统计、分析智障人群的人数、情况,分析适合他们的岗位,并按照实际数量和需求,协调相关企业提供相应的岗位。通过完善基础数据、细化对爱心企业吸纳智障人群的奖励机制,引导社会加强对智障群体的支持,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机会。
省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关注智障人群就业情况,组织爱心企业进校,通过宣讲以及智障学生技能展示等活动,让社会和企业看到智障人群的就业实力,更加重视对残疾人,尤其是智障群体的就业扶持,助力智障人群顺利就业,在就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减轻家庭和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