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宝宝发育迟缓,家长该怎么办?关于发育迟缓的筛查和诊断流程,作为婴幼儿发育监测(developmental surveillance)的基本内容,运动发育(motor development)是其中很重要的部分。
运动发育可分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两类。前者指儿童的姿势维持和移动能力,后者指抓握和手眼协调能力。婴幼儿的运动与认知发育不能截然分开,特别是手眼协调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指标。通过昨天的文章我们知道,在我国,发育监测主要通过定期的儿童保健服务来实现,后续会涉及到儿童神经科、康复科等科室,这些专业的筛查和诊断还是得依靠专业人士来完成。那么,作为家长来说,可以做点什么呢?
一、平时多注意观察小孩的情况,定期随访,特别是早产儿或围产期存在一些高危因素的小孩。
二、对照发育里程碑
我们知道,运动发育迟缓(motor developmental delay)指运动发育里程碑明显滞后,所以家长可以通过对比儿童运动发育的重要里程碑来了解是否存在迟缓问题,同时也需要对儿童运动发育基本规律有一个了解。
儿童从胚胎起发育成熟的过程是连续的。儿童运动发育遵循着相同的顺序和规律,其运动发育方向呈由头至尾的顺序,逐步发展成熟。头的控制先于躯干的控制,故小儿先会抬头,然后才会翻身和坐;上肢先于下肢,匍匐爬比手膝爬要早。发育的方向性还呈现出从近端到远端的顺序。上肢的整体运动先于前臂和手腕运动,手的精细动作发育成熟更晚。胎儿期的自发运动在出生后3~4个月逐渐被有意识的自主运动所代替。弥漫、广泛的运动逐渐被分离、精细的运动所代替。
几点重要提示:
1、小儿一般须遵循上述发育里程碑的顺序依次进步,最终达到完全成熟。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并不是每一名儿童会走之前都先会爬行。发育的连续性也并不意味着其进步的表现是逐日的、均匀的,而是可以呈现出阶梯式的跳跃过程。发育的变异性还突出表现在发育速率上存在很大个体差异。如正常小儿独走年龄可早至10个月,也可能晚至18个月。
2、发育里程碑是一个区间,而且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单凭一项指标就做出判断,必须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分析。
3、存在上述警示性指标并不一定异常,一部分婴幼儿以后可以追赶上就不是异常。
4、运动发育里程碑在正常范围也不能保证儿童运动发育正常。如痉挛性偏瘫的脑瘫儿童多在18个月以内就能独走,但步态异常。
5、要特别注意观察重要的运动功能:3个月不能俯卧抬头竖头、6个月不能扶坐、8个月不会独坐、12个月不会扶栏站立、18个月不会独走是粗大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而3个月不追视、6个月不够物、8个月不会倒手、12个月不会捏取是精细运动发育迟缓的警示性指标。
三、了解运动发育迟缓的识别与诊断流程
上图为常规的识别和诊断流程,有几点重要的提示如下:
1、任何发育评估均不能替代医生的综合判断。
2、详细的查体可提供给临床很多信息,有助于对疾病的甄别。一般查体中包括头围、体重、身长等项目的检查,可帮助临床鉴别是否可能存在小头畸形、脑积水及矮小症等。如果出现呼吸窘迫、三凹征等体征,可能提示为神经肌肉病。肝脏增大则可能提示为贮积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症、溶酶体贮积症和黏多糖贮积症等。
3、对运动发育迟缓的儿童均需进行肌张力的检查。通过观察婴幼儿姿势、牵拉坐起、晃动肢体末端、检查围巾征等方法检查肌张力。检查内收肌角、腘角、足背屈角也很重要,由于关节活动范围也受到韧带等软组织结构的影响,不是肌张力的可靠指示。对于肌张力增高的患儿来说,往往是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引起,如脑瘫等,可呈现各种中枢性运动障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