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1、正确分析原因
老师在处理时,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要一味的认为“孩子害怕了”,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如:当学生忽然跑开时,老师要分析学生是否真的害怕当时的任务,还是担心自己能力不足而出现了逃避任务,还是因为忽然兴奋起来了(需要身体能量的释放)。一定要结合学生在学校的具体的表现进行分析。
2、正向行为支持
注意个体行为表现的多元面向,在对负向行为给予指正之前,可先对正向行为给予赞美,以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增强学生对负向行为的改变动机。如:老师在区角活动中引导个案和其他学生答题赢建构筹码时,小明同学因为第一次学会了抢答题目并且获得了筹码而跑开了,影子老师可以当着大家的面说这样的话“小明刚刚答对了题目,他很开心;有的小朋友开心的时候会笑,有的小朋友开心的时候会跳,小明开心的时候会跑;我们让他跑一会,他很快就回来了”。
3、提供学生参与和选择的机会
能提供学生参与和选择的策略。如让学生参与选择增强物,参与制定后果处理的规则等,提供选择获得何种后果的机会。
例如有个阿斯伯格小朋友由于写字能力跟不上不想在教室里面上写字课,想去图书馆自己看书。老师不要说“不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告诉他”如果你先完成N个字就可以去图书馆了(根据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自己选择,但是要少于语文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任务量)“。老师要具体根据每一个情境,将”否定“变成”机会“,将自主权从影子老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而且学生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努力表现正向行为。
4、增强策略
老师采取能够在真实情境中持续使用的策略,增强物的选择尽可能符合行为的自然后果,像是自然强化物或社会性强化物(如:赞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