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自闭症孩子的“问题行为”是令许多星宝家长比较头疼的问题,比如尖叫、发脾气、自残、破坏等行为。如果掌握不好技巧,盲目干预,只会令孩子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
那么,到底引发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哪些?遇到类似状况,家长又该如何恰当地处理呢?
01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行为?
大多数自闭症孩子脑神经元受损,感知觉方面异常,由此引发情感淡漠,缺乏感同身受的能力,哭闹、不听话、打人等问题,而这些是正常孩子也会有的。只是在于自闭症孩子理解能力较弱,没有正确的方式去调节自己的情绪,由此引发问题行为的出现。
我们会发现,如果不干预,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问题行为就会越来越多,因为他自己可控制的东西太少,想要通过这种刺激来达到一个舒服的感觉,比如自言自语增多。
02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秘密”
其实,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家长或许会发现,在我们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时候,有时孩子会出现行为反复,越干预情况越严重;或者,孩子的一个问题行为消失了,接着又出现另一个不良行为。这就使得家长陷入了一个怪圈,认识上不清楚,导致家长无法正确对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进行干预。
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任何问题行为都有其特定的“功能”,我们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1. 为了自我刺激
在自闭孩子的问题行为里,有一半是为了让自己舒服,达到了一个自我刺激的功能。就好像我们脸上长了个痘,总喜欢用手摸来摸去,直到痘结痂变成小尖,摸上去很有手感。我们的孩子可能就会出现类似的行为,比如他晃手的时候,身体觉得舒服。由于感知觉异常,自我刺激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绝对会存在,他们的感知觉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说他们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而这又特别方便,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力,随时可以控制可以得到,所以自我刺激的消退是比较难的。
02. 想得到关注
比如说有的孩子一见到妈妈就爱往地上躺,只要一躺,妈妈就来了,骂他起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关注,不要以为暴力关注不是一种关注,你骂他,揍他,只要和他有互动,这都叫关注。
有些家长认为,只要惩罚就可以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其实我们的孩子比起正常孩子来说,没有那么强烈的自尊心,痛觉也不敏感,所以打骂对他造成的刺激没有那么强烈。
所以说,一定要理解什么是关注,你去理他就是关注。我们要判断孩子因为什么原因发生问题,如果是想得到关注,就不要去关注他。比如正常的孩子,淘气一点的,只要你一骂他,他反而闹得厉害,而我们骂他恰恰是对他调皮的一种强化,如果你不去关注他,不去理他,他闹一会就不闹了。而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一个行为是为了得到关注而发生,你就一定不要给他关注。
03. 想得到物品
比如一个孩子打你一下,是想喝你的水,他去抢你的东西,推你一把,他其实不是为了攻击你,而是想要你的东西,而又没有合适的方式来表达。再比如说哭,他一哭你就给他糖果,那他反而会越哭越凶,因为他哭就是为了要得到糖果,下次还会再哭。
04. 逃避任务
有时孩子为了逃避任务,就会哭闹,认为只要一哭就可以逃避任务了,可以不上课了,可以不干活了,不做作业了。如果得到满足,你会发现他的问题行为会越来越多。
以上四点是家长一定要记住的,大部分自闭症孩子都逃不出这几种情况,而为了矫正问题行为,我们就要从不同的情况来着手。
比如,同样是哭的行为,孩子今天是为了得到关注,明天可能是为了得到强化物,后天可能是不想做作业。所以说同样的问题行为,我们一定要分析孩子在何种情境下,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目的来选择不同的矫正方法。
03几类常见问题行为的处理方法
下面就为大家列几种日常生活中自闭症孩子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方便家长应对具体问题时做出恰当处理。家长在应用时,要灵活运用,切忌生搬硬套。
大发脾气
1、若是在公共场所发生,已经影响到别人,劝说无果,则尝试用卡片等视觉工具,并尽快把孩子带离现场。
若是在家里发生的,只要没有自伤行为,就不予理睬,坚持到孩子平静为止。还可以把孩子带到单独的房间内,隔离一段时间,待他停止发脾气后,立即给予很多关心和爱抚或给他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记住,不理睬他一定要持续到他安静才能起作用。
2、不要孩子一哭闹就立即满足他。这会让孩子意识到:想要得到东西,就要用尖叫、大发脾气的方式。另外,也不要用拍打、吓唬的办法来阻止。家长应该有计划地教孩子正确表达方式。
3、稍大的、懂得少许词汇的孩子,家长可以用坚定的声音或态度对他明确你的意思。
破坏行为
1、给他一个无法破坏的环境
(1)把易碎贵重的物品藏起来,或放到他够不着的地方。
(2)给孩子一些摔不烂,易搬动的,大而坚实的物品让他去玩。
2、转移注意
(1)不要大喊大叫或打骂孩子,这是无用且不可取的。
(2)可以用拥抱、挠痒的方式或做一个孩子喜欢动作、事情,让他转移注意。
3、对语言理解能力较高的孩子,可用一些言语示意如对他说:“这是爸爸的,那是妈妈的,别人的东西不能动”,当孩子有好的反应时,立即表扬他、奖励他,使他慢慢意识到正确做法。
4、解决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设计一些使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找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情让他去做,让有趣的事填满他的生活。
社交问题
1、给孩子制定社交规则
(1)社交规则可防止“不适合”行为出现或重复发生。
(2)每当孩子出现不适合的行为时,家长要立即、坚决地加以制止,不要急,多经过几次后他就会明白什么不能做。
2、出现与社会规范不相适应的行为,如,在商店里拿起东西就吃,不付钱,当众小便等。你就要紧紧拉住他,同时用坚定的声音告诉他:“不行!”、“不准碰!”、“不能拿!”等,让孩子明白这是严格禁止的。之后,再针对问题,制订训练计划。
3、进行日常社交常规的训练,提前跟孩子做好各种场景的情景模拟练习。
4、父母的行为很关键,要小心谨慎孩子会模仿你的行为,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举止。
固执不变
孩子总是要求事物保持老样子甚至拒绝变动。如,要固定地坐在某一位置上,走某个固定路线的路等。
家长不要一下子改变很多,有计划地每天尝试改一个细节让孩子逐渐适应。待他习惯了再增多改变的地方。
刻板行为
若孩子的刻板行为没有伤害到孩子的健康,是不需要强迫孩子改掉的。因为刻板行为是孩子舒缓情绪的渠道,可以帮他改善自己的状态。
1、用塑性改变的方法一点点改变,比如孩子手里不拿着卡片就要抓伤自己,那么我们可以一点点剪卡片,先减掉一个角,他习惯后下次再减掉一些,慢慢到不需要卡片。
2、转移注意力,多安排一些孩子喜欢的活动,不要让他有大片的时间都在闲着。
特殊恐惧处理办法
经常紧张害怕,对无害事物产生恐惧,这可能不是孩子在无理取闹,而是这件事物在你曾经不注意的时候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感受,又或是环境中的因素使他敏感的触觉听觉等受到了影响。
安慰、逐渐增加孩子与这件事物的相处、避免与这件事物接触,你需要找到对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危险行为
与恐惧相反,有些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危险性常常毫不在乎。往海里跳、攀爬高处、往楼窗探身、无视来往车辆等等。这是由于孩子缺乏对事物的判断力,不懂得某些行为会对自己带来什么样后果。
1、随便搜就能找到一些儿歌或韵律诗教孩子安全规则,如穿越道路,避免火灾,使用电和煤气的安全事项。也可以用情景演示的方法让他明白,并要遵守这些规则。
2、减少产生危险的环境因素:一方面把危险品放好,楼道、阳台、窗户设置防护栏、安全网等。另一方面,看护不能放松警惕。
奇特动作
孩子做鬼脸、奇怪动作是怎么回事。这可能是他想引起你的注意或者自我刺激。
1、把他们的动作限制在一定的场合和一定的时间内。如在出外、郊游或处于众目瞪瞪之下,应立即加以制止,当他扭曲手指或转动双手时,要轻轻地握住他的手,或者给他一些东西拿着。
2、最根本、最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让他在每日里有许多事情可做,用学习、活动去充实时间。
自伤行为
1、对严重的自伤行为,如抠眼、撞头等发生时,应立即制止,并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如给他戴上防护工具:手套、头盔等)以保证孩子的身心的安全。当他不抠、不抓、不撞时,给予表扬与注意。
2、轻度的自伤行为,可要求他学习“把手放在膝盖上”,“手放在桌上”,“站起来”,“坐下”,“蹲下”等动作,使他的手、脚无法去做那些自伤行为,并学习一些新的动作。
3、分析孩子自伤的原因,教他如何正确解决。
4、设计更多的活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与各种趣味的学习、游戏活动,以充实他们的时间。
5、对为了寻求注意或刺激而引发自伤行为的孩子,只要是无危险,就予以不理睬,等到行为停止时,才对他注意或表扬他。
畏缩行为
一些自闭症孩子从不探索外界,似乎对一切事物都没兴趣,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1、发现孩子的喜好、习惯,起初先按照孩子的习惯,尽可能地融入他的世界,让他接纳你、同化你,对你产生兴趣,然后再为他开展活动。
2、接纳你后,你可以陪他做各种各样他喜欢的游戏和活动。在活动中你要进行许多的鼓励和帮助。积极触动他对周围事物的接受与兴趣,让他认识到外面世界也并不可怕。
3、在活动中,不要限制,也不要批评指责他在活动中的表现,要以正强化为主,及时表扬,称赞和肯定他的举动,让他有成就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建立自信并对参与活动产生兴趣。
4、带他到公共场所,如海边、去公园、去旅游、去度假等,在丰富的社会环境中,让他扩大境界,扩大与人接触、增长知识。
5、在对外界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兴趣后,可以增进他其他能力方面的培养。如语言、社交、技能等训练,让他全面地摆脱畏缩的行为。
攻击行为
一些长大了(或进入青春期)的自闭症儿童,会出现一些突发性的击性行为。如掐人、踢人等。这种行为出现之前,他都会首先试图引起被攻击者的注意(做出不正常的举动,怪声怪气地引人发笑等),而后攻击之。
这种攻击的原因可能非常细小,如突然的一个高音噪声,所喜欢的某小物品不见了,或对陌生人有所刺激等。当他对人攻击、伤害后,表现出兴奋和欣慰的情绪来看,可能是为了达到他们心理上的某种满足。
当攻击他人的严重行为出现时,应当迅速地把他隔开,尽量不大惊小怪(以避免产生刺激),并把他监护隔离起来,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空间里,避免许多的麻烦和困难。
以上就是“问题行为”的相关知识总结,家长朋友们不妨收藏起来慢慢消化,最重要的,一定把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分阶段、逐步矫正孩子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的根源不是孤自闭症本身,它越来越多的出现,一定是行为后果强化的结果。只有对问题行为进行恰当的功能分析,才能找到解决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