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这是我的弟弟乔治,我是佩奇,”一度成为孩子们模仿的最熟悉语录。
然而,最近,一则关于《小猪佩奇的弟弟乔治是自闭症》的文章成为热议话题。文中指出,弟弟乔治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而且在动画片中有进入幼儿园的场景,但是,大部分时候,乔治的语言发育有一定的问题。乔治似乎只会说:恐龙、你好、奶奶、爷爷、巧克力蛋糕、讨厌、再见,这几个词。作为到了三岁的孩子,乔治除了词汇量太少,说话也都是往外蹦单个词儿,最多只说“爸爸”“妈妈”“我要”等两个词。
同时,乔治虽然在和小伙伴做游戏以及在家庭中能够听从爸爸妈妈和姐姐的话,也会遵守相对应的社会规范、理解别人的意思并且能够配合完成。可是,乔治在动画片里虽然基本不说话,与别人交流时也很少有眼神的对视,这样就判定乔治没有社交意识,没有语言,就是自闭症谱系。
甚至在贴吧里有一个很奇特的联想并且关注很高的提问:
发现贴吧里疑似自闭症的孩子都是喜欢看小猪佩奇?
有网友跟帖:
“确实如此。我不到两岁弟弟超级喜欢看小猪佩奇,简直成瘾,后来被诊断出自闭。我觉得这是有毒的动画片。”
凡此种种,而一度至今也有很多不明所以的人对自闭症有很大的误解,认为不爱说话、不爱跟人交往、不爱看人就是自闭症,并且自闭症都不理人、不说话、不看人。
网络上曾经流传的“我自闭了”,“我太孤独了”,“我太内心了,怀疑自己是孤独症患者”,一度将自闭症(孤独症)带入了一个严重偏离轨道的舆论。
尽管有很多专家和专业自媒体及康复机构进行科普甚至辟谣,但是无论是普通人对自闭症的正确认知还是内向自我封闭之人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以及到如今关于小猪乔治是自闭症的质疑,其实都指向了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大众对于某个群体的偏见和固化印象依然根深蒂固,人们更愿意相信那些道听途说的信息,反而对真相有一百次质疑就判定为是假象。
所以,对于偏见很难在短期内扭转,然而,对于科普正确的自闭症知识却是当下迫在眉睫的责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和行为异常。据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Ⅱ》中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自闭症人数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十几万的速度递增,其中14岁以上人群约为800万。
自闭症患者大都在语言发育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不谙世事、思维单纯直接,发病原因不明,且不可治愈。
自闭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交障碍,他们首先是不理解人际互动,搞不懂别人的社交意图,也不懂自己怎么反应是适当的。然后才是表达的问题,而语言只是表达的载体之一。孩子说话晚、说话少、不爱说话,不一定是自闭,可能是语言发育落后。
小猪乔治在动画片里虽然基本不说话,没有社交障碍,但是在遵守社会规范、理解别人的社交意图和表达自己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也能融入其他孩子(小动物)中,所以肯定不是自闭症。
正常孩子在一岁左右不出现语言的情况也并非少见,孩子的运动能力还处在刚刚学会走路前后的阶段,尚没有“能力”去表现诸如转圈、排列物品等刻板行为。因此即便是最有经验的医生,早期诊断自闭症也很不容易。
普通人很容易将自闭、孤独与自闭症,孤独症混淆,孤独或自闭这两个词反映的是人的心理状态。孤独,是在心情压抑、孤单或无援的时候出现的那种空虚、寂寞的感觉。当某个人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他会倾向于退缩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去,避免与他人接触。可以说,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感受过孤独,经历过自闭症这样的心理历程。
孤独症或自闭症与自闭、孤独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又天壤之别。社会公众和部分媒体,包括那些初诊为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对于自闭症或孤独症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概念之间的混淆。
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自闭症专家邹小兵指出,直到目前,自闭症在精神疾病分类中,还是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一个类型。在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名称下,除了自闭症,还有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典型自闭症、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以及雷特综合征。但在2013年5月,在美国,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典型自闭症以及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将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在一同诊断名称“自闭症谱系障碍”下,患者普遍存在一些共同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三大主症。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不仅在症状严重程度上有不同,而且自闭症还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由很多疾病共同组成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不同患儿的病因也可能不同。
虽然,自闭症发病原因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普遍认为是基因突变导致,但是世界各国自闭症患病率自1990年以来不断在升高已经是不一个不争的事实。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是最有效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