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口译按照其发生的场合一般可分为会议口译、社区口译、商务口译等类型。在社区口译中,社区口译出现的另一个趋势是电话口译,其逐渐成为了社区口译采取的主要形式之一。
社区口译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也包括为聋人提供的手语翻译。然而随着通讯技术和网络、视频技术的发展,手语翻译领域中传统的翻译形式也正面临着革新。
2017年,“手之声”上线APP及远程视频手语翻译服务;2017年,“成才手语”在线翻译APP上线;2018年12月,“伴你无碍”上线APP及视频手语翻译服务;2020年6月北京门头沟石景山政务大厅通过手语智能终端实现远程手语服务;2020年6月苏州“滴语7655平台”APP上线。 (来源:笔者不完全统计)
手语作为一种视觉符号语言,手语翻译其服务对象是聋人群体,在符合聋人视觉习惯和语言使用情况下,采用视频手语传译的形式为聋人群体提供视频手语传译服务将不可避免的变得更加流行。
基于视频的服务通常称为视频中继服务(Video Relay Service)或视频远程口译(Video Remote Interpreting)。VRS中,听人、聋人和手语译员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位置,VRI中,三方中的两方位于同一位置。VRS和VRI分别具有不同的用途,这种服务形式在欧美国家应用广泛。
疫情期间,手语翻译陈鑫给火神山聋人患者进行手语翻译服务时使用手机视频进行对话,也是一种远程视频的形式(听人与聋人两方位于同一位置);一些检察院内为避免人员接触专门设置远程询问室,可通过视频为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听人与手语译员位于同一位置);另外,在疫情期间为避免人员聚集而流行的视频平台应用,比如视频会议、课堂教育等,手语译员在虚拟的网络视频平台中,可在同一时间,为众多位于不同地方的聋人提供手语翻译服务。
因此,手语翻译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工作通过视频进行,将逐步改变手语翻译的传统形式。总的来说,将各种的视频手语服务形式概括为视频传译(Video Interpreting)服务,聋人或听人可以通过视频技术连接到专门的视频手语译员。
那么视频手语传译服务是否真正满足了聋人群体对手语译员的需求呢?手语译员在进行视频手语传译上遇到过哪些挑战,这又带给译员什么机遇呢?传统的线下翻译服务与视频手语传译服务相比,各有何利弊呢?
聋人除了联系当地残联、聋协、特教学校、手语相关机构等寻求手译员之外,线上手语翻译服务也被广泛应用。然而,部分聋人不熟悉、没有接触过视频传译形式,更愿意寻求社区手语译员的帮助。另外,对于年老的聋人来说,下载然后使用这些软件可能有些难度。
在线上视频这种便利的服务下,越来越多的聋人能够与手译员建立联系,但也经常出现呼叫译员而“需要等待”的情况,在聋人遇到某些紧急事件而无法迅速与译员建立联系时,会感到失望。这也侧面反映了平台上手语译员的人员不足,然而在线上视频被广泛应用前,手语译员就已经存在人员短缺的问题。
在我经历的某次医疗陪同翻译中,聋人就医全程我都有参与,并且该聋人在住院期间要求我每日上午在大夫查房时必须在场。由于我知悉聋人的各项情况,掌握一系列过程及背景,线下陪同翻译时处理翻译任务时显得更加流畅、有条理。如果选择线上手语翻译服务,不知每天接通的会不会是同一个手语译员,或者在为手语译员重复交代事件的过程背景时显得繁琐,而大夫在查房时可能会不耐烦如此交代的过程。
仅管一些视频翻译平台有线上预约翻译的功能,可以解决处理连续性任务造成的问题。但就某些环境,如医疗环境中,聋人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转换各种形态姿势,手语译员需灵活地调整位置。而视频屏幕上的手语译员将比现场翻译的灵活性要差。
在传统的线下翻译过程中,聋人对于面对面地接触手语译员可能更加具有亲切感。在正式进行翻译任务前,会进行融洽地聊天互相建立信任,巩固人际关系,手语译员与聋人之间会产生个人联系。
然而,线上手语翻译平台的手译员遵守一定的服务规范,代表以平台译员的身份而不是私人身份,可能会忽略聋人一定的情感需求,冷淡、直接的翻译服务似乎让手译员与聋人群体之间有道无形的墙。
由线下的面对面翻译转变为线上视频翻译,使手语一种立体的三维的语言,通过二维屏幕接收可能会影响信息捕捉的效果;或因双方通信质量问题,画面不清晰、视频卡顿阻碍翻译过程的顺畅进行;也受聋人呼叫者人物位置的影响,如视频画面面对肩部、头部,手语的空间将被屏幕空间限制。
相比线下翻译则没有译前准备环节,没有时间了解聋人手语风格,没有时间准备翻译任务,或是无法预知翻译事件的背景和环境(比如线下医疗翻译,翻译过程中潜意识地知道医患关系、医院环境设置等);
手语译员被随机地、立即地分配各种领域(医疗、法律、银行等)的翻译任务,对于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储备,因此面对翻译任务时常依靠先前经验而不是提前准备;
手语译员将接通来自全国各地的聋人呼叫者,各地聋人的手语方言、陌生城市地名手语打法等难以判断,或接听听人电话,听人的口语方言也会对翻译造成挑战;
有时聋人在视频中对所要沟通的事件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导致的手语语速太快,或描述人物关系和事件过程太过复杂等,对手语译员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甚至有时聋人只是想和手语翻译聊天。
译员一天内接通的聋人呼叫者数量将是压倒性的,需要不间断没有停歇且必须接受面对不同聋人的翻译需求,相比线下翻译,面对某些无法把握的领域可以选择拒绝;一天内长时间的服务,既要视觉捕捉聋人手语,紧盯屏幕,又要听觉捕捉听人口语,用耳细听,对身心都具有一定的挑战。
多重角色的扮演
视频手语传译场景下,聋听双方使用视频进行对话。手语译员需面对视频形式场景及聋人所面临的的线下真实场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用户需求,翻译要求及译员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译员不仅担任手语翻译角色,同时还需规范做到线上翻译平台的操作员、客户服务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话务礼仪)等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比如:当手语译员进行“电话代拨”时,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如听人那方无人接听、聋人提供号码错误等,需聋人自己解决。另外,在聋人与听人之间进行对话时,手语译员需控制双方因不同语言而产生的不同节奏,调节双方的话轮转换。
视频手语传译体现的优势
方便快捷、免费高效
由于国内译员紧缺,聋人通过各种渠道寻求合格翻译耗时费力,直接拨通线上手语译员处理翻译任务将更加高效快捷;有时聋人与外界沟通,使用笔谈、文字等形式沟通,通过译员介入将减少一定的沟通成本;目前国内的视频手语翻译平台大部分都支持免费的线上视频翻译服务,相比线下翻译需要支付一定报酬,将减少聋人用于在手语翻译服务上的花费。
在一些偏远或农村地区,手语译员紧缺或译员手语水平有限,视频手语传译平台弥补了因社区译员紧缺的状况,且提高了手语翻译服务的质量。
中立、保密
相比社区工作的手语译员来说,聋人与手语译员会是雇佣关系或手语译员是聋人群体的朋友,译员在处理一些具体事件将会更加偏袒聋人用户,或是对其事件发表个人意见,或是代表聋人发言,而视频手语译员将会显得客观、中立地多;
另外,视频手语翻译平台的译员代表平台的身份,且处于远程,相比社区手语译员,在处理聋人的个人私事等事件上更具保密性。在我接触的聋人当中,对保密这一原则比较重视。
线上手语翻译服务作为聋人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翻译方式,聋人将有更多主动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的交往交流,增加与社会的互动。减少了因没有译员而造成的沟通误会、信息闭塞等情况的发生,这种无障碍环境也会越来越多地促使聋人主动与外界建立联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聋人通过视频手语翻译平台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联系到手语译员,聋人对手语译员的需求量将会使越来越多的手语译员被用于此类型的翻译形式。目前,大部分手语译员处于兼职状态,有翻译任务就外出,没翻译任务便从事其他工作,想要追求一个更稳定的、更有工作氛围的环境,那么视频传译是手语译员想从事专职手语翻译工作的重要就业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口译员将接触多样化的聋人,应对多样化的翻译任务,了解各地手语打法和手语使用情况,还能学习到各种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另外,视频传译的形式将减少译员在翻译行程上的时间,有时译员接到某一翻译任务,浪费在行程上的时间可能比处理翻译任务的时间还要长。
当然,线上手语译员依旧会参与线下的社区翻译任务,搭建在某一地区的视频手语传译呼叫中心,对于当地聋人将有更多要求社区手语译员来处理任务的机会,反而因平台译员的聚集,将会造成其他地区社区手语译员的流失,译员短缺的情况会不会进一步恶化?
总之,视频手语传译逐渐演变为聋人最便捷、最高效寻求手语译员的渠道,但却为手语译员提供了最具挑战性的环境之一,加之手语译员的严重短缺,手语译员将承担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这,可能也是这份职业的独特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