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线上课堂
2018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行动方案》 深圳市的无障碍工作进入到城市体系,通过无障碍理念、制度、器物等维度实施城市系统性建设,涵盖城市7项任务、29项内容”。
其中,无障碍专业教育一直是深圳市残联理事长侯伊莎最为强调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她多次强调应将无障碍专业知识在不同阶段进行适宜的教育结合与融入,培养人们的无障碍人文理念和相关专业化人才。
与此同时,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领导提出,在现有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中,增设一批能突出深圳城市特征、聚焦前沿领域的专业课程,《无障碍设计原理与方法》就是增设的新领域专业课程其中之一。
正值疫情期间,课程采用线上授课的方式,主讲教师为学院副系主任丁建华副教授。丁建华在其主持及参与的 《无障碍城市评价标准》、《无障碍城市发 展规划(罗湖)》、《大鹏旅游景区无障碍现状评估与解决策案》、《留仙洞片区街道无障碍专项设计导则编制》等无障碍相关标准、导则、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在市残联侯伊莎理事长和深大学院领导的多次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年筹备与意见征询,形成本次课程教学的主体内容。
侯伊莎理事长受邀参加课程首讲
侯伊莎理事长高度认可这门专业课程开设的及时性、必要性、专业性和前沿性。
侯理事长指出无障碍事业是城市文明与城市温度综合提升的需求,是城市建设与城市运营持续推进的需求,也是高等教育专业纵深和交叉融合的需求。
城市是人类发展的结果与推进器,应用城市思维思考城市无障碍建设体系和内容,全环节和全方位的构筑城市这个“爱的器官”的营建,相互联动与精细建设。
同时,注重无障碍事业创新与新技术结合,如信息化、智能化的融合与发展,并能够将残疾人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源给与开发。实现无障碍从“城市成本”向“城市资本”转换。
在回应对于无障碍文化意识养成的问题时,侯理事长提出:当任何一个公务员起草公文时,都能够回应残障者无障碍的诉求,当任何一个企业生产产品时,都有无障碍功能,当任何一个残障者参与公共活动时,都能够得到足够的尊重,那么我们的无障碍文化就养成了。
在课程最后,侯理事长提出天生禀赋,各有所长,携手共建全面小康的愿景,希望通过城市和社区的每一个环节的引导,改善残障人的生活环境,将深圳创造为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她向有志于加入无障碍城市建设的学生们表达了衷心的祝愿和期盼。
课程设置:
《无障碍设计原理与方法》以建筑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授课对象,课程以城市或建筑无障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与方法分析、问题与案例解析、实验体验、专题设计、交流讨论等方式,在概念与原理、方法与工具、设计与实践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深入学习无障碍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相关知识,了解其发展规律,同时,培养研究生的无障碍系统设计、精准设计以及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
课程采用理论讲述、交流互动、体验感受、设计实践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主观感受与自我评估,实践评估与专题设计的教学环节进行训练,并以研究报告和设计作品的形式进行教学成果的呈现。
学生通过课程系列教学内容的系统学习,将能够对一些无障碍设计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专业应答和解决。例如:
如何将城市特殊人群的需求融入到一般性的城市建设系统之中,形成城市文明和城市温度的整体提升?
无障碍设计的对象群体范围是哪些?
不同类型障碍群体行为特征如何在城市或建筑进行兼顾反映?
反映到什么程度?
城市无障碍设置还具有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反映在哪些方面?
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的层面能解决哪些?
随着现代科技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无障碍会发生哪些转变和走向?
设计师该如何应该这种转变和走向?
……
学生
(深圳大学建筑学2019级硕士)
课程学习感受:
文惠:无障碍设计课第一堂对将来极大可能从事设计行业的我们来说启示特别大,侯理事长在课程开头所做的讲座让我们初步了解到残疾人员在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状态和需求,以及被社会忽略的尴尬处境。在后来的课程中我们又学习了无障碍的发展和对象群体等等相关知识,很好的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往后我们从事相关无障碍的规划与设计思考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徐启博:从侯理事长和丁老师的讲解中,我学习认识到关注无障碍城市设计不仅是对残障人士的关爱和支持,更是要帮助残障人士获得生活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尊严,从而尽可能平等地发挥他们作为城市一份子的贡献。
李好夏:选择本门课程前,我是带着老龄化导致的无障碍设计盲点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的。但首次课程后,我才真正明白无障碍包含了多种残障人群。如何把无障碍设计融入到城市组织中,并让残障人群切实感受到平等、便捷,是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百忙中仍与我们互动的侯理事长与一直认真讲解的丁老师,让我明白了此课程的重要性,希望未来我们都能不负众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无障碍发展方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杰帅:听完侯理事长和丁老师共同为我们上的第一节无障碍设计课程,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无障碍设计整体框架,包括对象、概念、内容维度,更加理解了老师所说的无障碍这门学问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体系。通过老师逻辑清晰、结构明了的讲解过程,也引发了我自己对于体系化、多维度化解读内容的思考。希望在老师所安排的后续课程中,切实体验到障碍者的感受,加强对于无障碍城市的理解和无障碍设计的专业敏感度。
徐臻杰:通过侯理事长和丁老师对无障碍设计的第一次讲解,我对社会特殊群体有了新的认知。残障人士在社会中不再是被隔离,而是作为特殊生产力与我们融合在一起,无障碍的服务人群是全年龄层的,不仅仅是物理属性上的协助,也有精神层面上的帮扶。作为建筑行业的一员,我们需要人性化地考虑无障碍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也希望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能够掌握无障碍设计理念和方法,为今后学习工作提供指导思想。
《无障碍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课程开设,为无障碍专业化教育与无障碍专业人才培养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这符合当下和未来城市建设的对各位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对中残联对无障碍专业设计与人才需求的响应,也是深圳残联对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中:“实施城市无障碍文化培育行动。加强无障碍人才培养。支持深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成立无障碍研究机构,开设无障碍相关课程,培养无障碍城市建设专门人才”的贯彻实施。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机构顺应城市建设客观发展需求的专业设置跟进与专业人才的精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