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融教之家

微信订阅 手机访问 侵权投诉

父母必知:如何拯救被手机消耗的专注力?

来源:全纳优童
2020-03-26 15:45 981 0 0
“别光看手机!”“不要一直拿着手机玩游戏。”“先吃完饭再看手机好不好?”…...这些话是不是家长们都感觉很熟

“别光看手机!”

“不要一直拿着手机玩游戏。”

“先吃完饭再看手机好不好?”

…...

这些话是不是家长们都感觉很熟悉?

在人工智能爆棚的时代,孩子的娱乐方式里面不可避免的带上了电子产品,比如手机。
 
连我们成年人在使用手机处理工作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去刷个微博、逛个淘宝放松一下,更不用说意志力相对薄弱的孩子了。
 

玩手机给孩子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层出不穷。

想想越来越多的近视眼,罪魁祸首就是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通过绚丽的画面、诱人的奖励及动听的音乐,吸引孩子注意力,使孩子大脑过于兴奋,无法感受到身体器官的疲倦,用眼过度损害了孩子的眼睛同时也损害了孩子的视觉注意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每天看手机超过两个小时,大脑皮层就会变薄,而且大脑的发育也会变得迟缓。
玩手机不仅损害了孩子的身体,还损害了孩子的专注力。
 
华盛顿大学有项实验证明:从孩子10个月起,每增加1小时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到孩子7岁时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风险就增加10%。
 
由于电子产品是通过绚丽的画面、悦耳的音乐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快节奏、强烈、丰富的刺激,孩子习惯了这种被动接受方式,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就下降了。
当孩子习惯于玩手机,接收手机弹跳出来的消息,习惯于碎片化的注意力集中模式,在学习上,他们就会无法集中精神、坐不住。

该如何拯救被手机消耗的专注力?

① 有规则地规定孩子的手机使用时间 

对于现在的孩子,完全杜绝孩子去接触电子产品、极度严格地禁止使用,或是放纵孩子随便玩其实都是不理性的。毕竟电子产品带给我们的便利是无法否认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可以给孩子规定玩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20分钟,并且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让孩子能够充分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放松。

② 针对性的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当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做作业拖拉、抱着手机不撒手、做作业时不时就想看一下手机,说明孩子的专注力已经被破坏了。随之而来的成绩下降、学习能力不足问题急需解决,需要通过专业的感统训练课程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进而孩子的成绩才能提高。

③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比手机更有趣的存在 

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往往每一个爱玩手机的孩子多半都有一个爱玩手机的家长。

当孩子沉迷手机,多半是家长委托了手机这个“电子保姆”的缘故。有时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便会将手机丢给孩子,换取片刻安宁。

家长们可以带孩子多进行室外活动,去打羽毛球,去登山,去游泳,一起做手工或者一起读书。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需要我们和孩子有互动、有交流的,而且需要较长时间去做的事情。这样既能转移孩子的兴趣、改善亲子关系,此外,运动还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哦。

*版权说明: 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创作与付出,“融教之家”均已备注文章作者及来源。本网转载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务 读者、传递行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消息至 “融教之家(rhjyzone)”公众号后,非常感谢!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推荐专栏
更多>>
  • 多动症
    多动症

    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

    融教之家是国内领先的融合教育和特殊教育资讯平台,关注融合教育行业动态和政策,坚持为从业者提供高质量内容和多项学习服务,促进融合教育传播和发展。

  • 恩启特教平台
    恩启特教平台

    中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领域专业互联网+平台。致力于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促进行业康复教育水平整体提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康复教育服务。 恩启,让康复更有效!

  • 蜗牛大班长
    蜗牛大班长

    蜗牛爬得再慢,总有到达的时候; 就像星星爬过几光年的距离,装饰了万里银河。 ——MUST疗法以及星希望创始人:杜佳楣

  • 特教观察
    特教观察

    一个为特殊教育从业者、特殊儿童家长以及公众提供特殊教育资讯和前沿教育教学方法,并为特殊教育领域和社会各界提供沟通、交流的公益平台。

  •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特殊儿童康复训练

    对自闭症(孤独症)、脑瘫、感统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等儿童的康复训练。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融教之家公众号

融教之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