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语言的发展及完善贯穿了人类的一生,尤其以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最为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儿童(0-6岁)早期能力开发概念的深入,语言能力作为儿童发展的重要指标受到了父母的极大关注。本文从语言干预适用儿童及康训闭坑两方面,为大家整理思路。
语言干预适用于哪些儿童?
那么,什么样的小朋友需要做语言干预?发育迟缓、自闭症谱系、语言障碍、智力障碍、多动症、脑瘫等特殊儿童都有可能存在语言问题。
# 01
发育迟缓及自闭症谱系
语言问题可能出现在很多类型的特殊儿童之中,尤其以发育迟缓及自闭症谱系儿童居多。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问题主要体现在代词混淆、情感类及抽象词理解难等语义问题,以及对话困难等语用问题。此类儿童除了需要做有针对性的语言干预,还需要针对其他问题进行综合干预。
# 02
智力障碍及脑瘫、唐氏等
智力障碍可能是单纯智力发展问题,也可能伴随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病症一起出现。语言与智力密不可分。智力障碍的儿童在语言发展中经常会涉及高级语义理解问题,比如不理解抽象词汇等问题。我们需要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语言干预。
# 03
单纯语言障碍
对于单纯的语言障碍儿童(语言表达障碍,其他方面均正常),语言开发则是重中之重。包含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文字使用等全面语言干预。早期单纯语言障碍儿童(5岁以前)有可能学龄期(6-7岁以后)发展成为学习障碍或阅读障碍,严重影响学业成绩。因此需要尽早开始干预。
# 04
多动症及注意力障碍
多动症儿童本身并没有太多语音、语义及语法问题,他们的语言问题更多表现在语用方面,比如由于冲动及自我控制能力弱导致的“话太多”或“乱说话”等方面。此类儿童需要做有针对性的语用干预,如语言管理能力提升等。
# 05
普通儿童
普通儿童也需要语言干预(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儿童语言关键期一般指学龄前(6岁以前)此时,语言快速发展,词汇量爆发式增长,语句从简单到丰富。即便是普通儿童,每个人的语言能力也是千差万别。若此时进行早期语言能力干预(开发),不但可以大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更会内在提升抽象思维能力,从而,为儿童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让儿童在学业成绩及职业发展中表现卓越。
语言干预几大误区
当孩子需要语言干预时,很多家长容易受着急、焦虑情绪干扰,是否需要做口肌训练、去机构常规康复、日常家庭生活有哪些需要规避?语言干预这几大误区需要明白:
No.1 必须做“口肌训练”
教孩子说话发音,最大的“坑”一定是家长认为孩子说话有问题的话就必须得做“口肌训练”。结果做了一段时间后反而发现往往没效果。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口肌训练”针对的是发音器官有运动障碍的孩子,比如发音不清楚、吞咽有问题等。“孩子不说话”并不都是因为发音器官有障碍,其形成是复杂的,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需要整体去看孩子的沟通、语言理解、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No.2 事事包办
数据所得,特别是有习惯“事事包办”的老人的家庭中,很多容易出现语言有问题的孩子。
孩子一有需求、给一个动作或一个眼神,家长就马上领会并及时满足孩子,无形中却“剥夺”了让孩子说话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这些事我都不用说话就能轻轻松松搞定,为什么还要费劲去开口呢?
比起事事主动出击,家长们不妨尝试“装傻”,等到孩子自己开口提要求后,再给予回应。
No.3 “金口难开”
“贵人语迟,金口难开”,这一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的谎言。就因为这句经典的谚语,多少孩子耽误了最佳的黄金康复干预时间。
一直盼着孩子开口叫爸妈,别人家的孩子几个月就会叫、1岁多就会哼儿歌,自家的娃2岁了还开不了口。焦虑的时候于是傻傻地信了别人安慰我“孩子看起来很聪明,不要着急,等段时间他的金口就开啦”这样的话。
确实是有小部分的人开口说话比较晚,但大多数正常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就都会慢慢学着说了。你的孩子如果不属于这小部分人群,傻等只会错过孩子最佳的干预时间。
所以当发现孩子到了该说话的年龄还不会说话时一定要及早找专业人士或机构进行评估,及早针对孩子的问题进行康复干预。
No.4 过度依赖电子产品
许多家长工作太忙,索性直接把孩子丢给了“电子保姆”。孩子不说话,就让TA跟着iPad、手机、电视上的游戏、动画片、歌曲说话。然而,久而久之,孩子依旧还是原来那个不说话的孩子。
家长殊不知,孩子需要的互动式语言,电子产品是无法做到的。电子产品产生的只是一个单向的过程,缺少最关键的互动过程。
我们和孩子交流时,孩子接收到的并不仅是听到的那些话,还包括表情、动作、音调、语气以及说话的场合等,我们也能根据孩子的反应及时做出回应和调整,从而让孩子慢慢地掌握更多的语言,孩子的语言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No.5 一劳永逸的“用药”
当孩子存在“语言迟缓”、“言语障碍”的症状时,有些家长就会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念头,尝试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吃药、打针、针灸、脑部刺激……花费不菲,孩子的状况却仍然没有好转。
切忌,孩子出现语言、言语等方面的障碍并不是发烧、感冒,吃吃药、打打针就能好。家长不要再花心思找“特效药”,无论是市面上打着中药的名头做出的汤剂和饮片,还是挂着科学幌子的疗法、技术都不是孩子的灵丹妙药。
最关键的治疗方法是找靠谱机构,给孩子进行科学、系统的言语训练。
No.6 孩子听不懂,说也白说
很多家长偏“懒”,觉得“反正我家孩子还不会说话,跟TA说话也听不懂,累得慌还白费劲”。
这个做法绝对是不可取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要给孩子不断的进行语言的刺激,要想孩子的语言能力发育得好,爸爸妈妈要多示范、多说。
语言环境对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很重要,根据孩子当前的语言能力水平给予正确的语言刺激,给予孩子足够多的语言刺激量,“量”的积累就会产生“质”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