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提起看动画片,你的孩子是不是有这样的表现:
平时注意力不怎么好,一看动画片就目不转睛;
无聊的时候,自己说一串动画片的毫无意义的台词;
动画片学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从何教起。
家长们对动画片可以说又恨又爱,郑甜甜老师在ALSOLIFE第四季微课的收官微课从动画片入手,教会大家怎样进行主题教学。看似抽象的动画片暗藏着如此多的教学点,这节微课对针对不同能力等级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小中见大,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快来看看本节微课的精华。
主题教学的步骤
①希望孩子在哪些方面提高
孩子要完成的这件事情一定来自于生活,一个三岁的孩子,不可能希望他去铺床叠被、切菜做饭,有可能是希望帮你把衣服从洗衣机抱到阳台,或是从一堆衣服里拣出自己的衣服。所以,需要想一下在孩子生活里哪些事情是符合他能力的,我们希望他提高的,将这样的事情列一个清单再做筛选,从中选择一两件希望孩子去提高的作为目标,确定为主题。
②完成这个主题需要哪些具体能力
确定好主题之后,需要拆分一下步骤,要完成这件事孩子要怎么做?他得会哪些模仿?他得听得懂哪些指令?他得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把这些目标放到孩子目前的教学条目里。
③对目标进行教学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错,学习速度也不错,可以使用自然情景教学;如果孩子容易分心,强化物的范围比较小,或者他学习速度比较慢,需要大量、密集、重复的教学才能学会,就要到桌面上去教学。
④目标教会后,再回到主题事件
回到事件里让孩子完成,是检验教学是否成功重要的一步。如果他在教学里都会,回到事件里却说不出来,这时候要反思一下教学的时候是不是让孩子学得非常熟练了?泛化的例子够吗?如果教学里他做的好,但现实中老断片,就要想一想根据主题事件去选目标的时候,有没有漏掉一些环节,有没有做好行为链的每一个环节?
主题教学前先评估孩子能力
下面就以《小猪佩奇》系列动画片之一《泥坑》举例,通过看动画片,根据孩子的能力设定一个总目标,即确定主题事件,然后去从动画片里发现一些可教的内容,把小目标拆分到孩子目前教学计划的不同技能里。再把小目标放到总目标里,即放到这个情景里去检验,看看孩子有没有进步。
首先我们要确定孩子的能力水平。
↓↓↓
A级能力
孩子正在学习一些比较简单的动词和名词,这时候孩子的能力相对较弱,他要学习简单具体的内容。
B级能力
孩子的名词和动词已经累积得比较多了,开始学习一些形容词和抽象的概念。即他除了能够关注到更多的物品跟活动,也能够关注到一些细节。
C级能力
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非常好了,基本上简单的名词动词都能很快学会,对于大部分形容词,即物品和事件的一些细节,也能够关注和习得。并且也能学习一些逻辑性,比如时间的线索、先后顺序、事件的相关和排序等等。
A级能力的孩子怎么训练
1、设定总目标:孩子理解直接的内容
在《泥坑》这一集中选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容去教授孩子。所谓看得见摸得着,是指孩子可以模仿着做出来。孩子只需要直接地去理解——谁?做什么?。比如佩奇、乔治、爸爸、妈妈、跳泥坑、雨靴这些物品或是动作。
孩子的能力决定了我们要教的是一些常见的物品和活动;
孩子的学习速度决定了我们要去选在动画片里重复出现的物品和活动。
从简单、重复、直接这三个维度去选一些目标,完成这些目标希望孩子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
希望孩子能够在情景里去指认、命名、模仿一些事情,不至于他在看动画片后被问道你看了什么,孩子一脸茫然。
希望孩子能够在看动画片的几分钟里真正看懂一些内容,有所收获,至少佩奇出场他知道这是佩奇,泥坑出现知道这是泥坑,认识雨靴、猪妈妈等。
2、拆分到不同的技能里
从简单、重复、直接这些原则出发去选定以下目标:
【名词】
佩奇、乔治、爸爸、妈妈、泥坑、雨靴
准备多张不同的佩奇、乔治、爸爸、妈妈、泥坑、雨靴的图片配对。掌握这些名词后,还可以选择在动画片里持续出现的其他名词,比如房子、太阳、钟表、桌子、眼镜、毛巾等,也可以去教孩子进行配对、指认、命名和仿说。
【活动】跳泥坑
将跳泥坑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让孩子去模仿、听从指令。此外,还可以额外找一些活动,比如跑、拿毛巾擦脸、穿鞋都可以让孩子练习。
教学注意:教具不能只使用动画片,可以另外找一些简笔画,真实的雨靴的图片,下雨的时候给孩子拍一些照片和视频,让孩子模仿和认识跳泥坑。
3、放到情景里检验
比如对于泥坑这个名词,可以把情景截图让孩子来说一说这是什么?或者让孩子指一指泥坑在哪里?如果都能做到的话,可以在动画片放到这个页面的时候暂停,让孩子来说一说或找一找泥坑。
1、设定总目标:孩子完整地理解故事情节
不再是让孩子去零零散散地理解一些重复出现的物品活动,而是希望能够去完整的理解这个故事。比如他最终能够理解——下雨了有泥坑,佩奇和乔治跳泥坑,跳泥坑需要穿雨靴,摔倒了,身上脏了,然后他们回家擦干净,最后佩奇、乔治爸爸妈妈一起跳泥坑。
目标
孩子能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完整地把故事情节讲出来,明确知道每一个细节的相关性。
孩子能够发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说为什么会有泥坑压?因为下雨了。身上脏了该怎么办?得回家擦干净。
2、拆分到不同的技能里
【句子】
要教孩子用句子讲完整的故事,讲的时候用自己理解的话来讲,哪怕讲得简洁,但要保证故事连接的完整性。
【形容词】
B级能力的孩子已经累积了大量的名词和动词,目前重点要学习一些形容词。
【相关性】
孩子要知道下雨天跟晴天的不同,下雨天和泥坑的关系,泥坑和雨靴的关系,摔倒了会变脏,干净和脏之间的相对联系。这些相对的联系,可以在桌面或者自然情节教孩子。
3、放到情景里检验
方法一:让孩子讲故事。如果孩子讲的时候没兴趣,可以让他边讲边表演,或者孩子讲大人表演,比如跳泥坑、摔倒、用毛巾擦干净等,可以做得有趣一些。
方法二:放动画片时暂停提问。在重要的关键点暂停,问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要注意把握度,避免引起孩子的情绪问题。
5、C级能力的孩子怎么训练
1、设定总目标:
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情节和逻辑关系
设定目标让孩子理解【下雨了佩奇和乔治不开心】、【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佩奇和乔治开心了】、【出去玩,佩奇去跳泥坑】,【妈妈拿来雨靴,佩奇穿雨靴跳泥坑,乔治也穿雨靴跳泥坑】、【佩奇和乔治跳很大的泥坑摔倒了,身上脏了,然后佩奇和乔治回家,爸爸拿毛巾擦干净】、【佩奇、乔治、妈妈、爸爸一起跳泥坑,爸爸摔倒了,身上脏了】。
2、拆分到不同的技能里
教学三原则
理解逻辑为主
从每一个画面里发现更多的教学点
搬到生活里去应用
【下雨】
可以将雨天和晴天做对比,下雨了不能出去玩,所以不开心,放晴了可以出去玩,所以开心。从情绪能力里,我们可以让孩子去认识和区辩一下,开心不开心,为什么下雨不开心,天晴了就开心。
【跳泥坑】
希望孩子去理解更多的细枝末节,比如佩奇的雨靴是谁拿来的?是妈妈拿来的。乔治的雨靴是谁给的?是佩奇给的。
【泥坑】
可以对大小泥坑进行指认、命名和比较。跳泥坑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他们摔倒了,变脏了,可以对比一下摔到前和摔倒后干净和脏的不一样,还可以模仿和命名摔倒这个动作。摔倒了身上变脏了,他们要把自己整理干净,回家遇见了猪爸爸,猪爸爸帮他们擦干净,这也是一个逻辑关系。
例1
以上4张图片可以做排序。一个角色、两个角色、三个角色、四个角色,让孩子去排一下每个角色的出场顺序,还可以练习点数能力。
例2
以上3张图片可以让孩子去对比下雨天和晴天,可以让孩子去发现开心与不开心,也可以让孩子去排序。比如说下雨了不开心,放晴了又变开心了。让孩子能够指认和命名不同的天气,指认命名不同的情绪,能够把情绪和情景做关联,把事件做配对。
家长可以拍一些孩子生活中的照片,开心了、不开心、怎么了不开心、怎么了又开心,这样的事件让孩子去理解、去描述,更加全面地理解情绪和情景的关系。
例3
以上3张图片可做一个逻辑排序。一开始佩奇穿着黑色的鞋子,妈妈拿来了雨靴,佩奇换上了雨靴跳泥坑。可以启发孩子观察佩奇穿的鞋子的变化,让孩子做简单的指认和命名,然后让孩子对着图片进行描述和理解。
生活里泛化:比如要出门了,拍一张孩子穿拖鞋的照片,拍一张孩子坐门口换鞋的照片,再拍一张孩子穿好鞋出门的照片,三张照片可以做成一个出门的排序。睡觉时也可以相应拍这样3张照片,一张孩子穿正常衣服,一张孩子在换衣服,一张孩子穿睡衣,这样一个睡前的流程也可以让孩子来排序和描述。
例4
以上两张图片是佩奇和乔治在跳泥坑。可以让孩子进行简单的指认和命名,哪个泥坑大,哪个泥坑小。在动画片里是先发现小泥坑再发现大泥坑,所以还可以让孩子去排序,先发现了哪个泥坑。
也可以教一些逻辑的否定词,比如第1张图片里,谁在跳谁没有在跳;第2张图片里谁在跳谁没有在跳。还能教方位词,比如第1张图片乔治在泥坑里面,佩奇在泥坑外面;第2张图片里佩奇和乔治都在泥坑外面。
具体应用:下雨时,家长跟孩子一起去模拟这个跳泥坑的场景。也可以在家里找一张纸涂上棕色,剪成泥坑的样子,或找一块棕色的布,做成假的大小泥坑。模拟一下谁在跳谁没跳,谁在泥坑里谁在泥坑外,让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去理解,整个教学也会更有趣。
例5
以上3张图片可做一个事件排序。将截图打印裁剪下来,让孩子来排序并讲故事。也可以延伸在生活中,将孩子的生活拍摄下来进行排序。
例6
放到情景里检验
1、让孩子讲故事,家长问细节。
比如问为什么会这样?然后怎么了?如果不想穿雨鞋,还可以怎么办?让孩子试着去想解决的方法,或者问你记不记得佩琦的雨靴是什么颜色?你记不记得猪爸爸的雨靴是什么颜色的?问这样一些细节,让孩子下一次看动画片的时候加强观察。
2、看动画片时暂停,问细节。
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他为什么会摔倒?你觉得在小泥坑他们跳得开心吗?你觉得他们接下来会找一个什么样的泥坑呢?你看他们真的找到一个大泥坑,可以从这些角度去问,让孩子做推理。
3、下雨天孩子去跳真泥坑。
趁机让孩子回顾一下动画片的情节,比如说跳泥坑得准备点什么?准备雨靴。那还要注意点什么?注意可别摔倒,因为摔倒了身上会脏。
4、模拟泥坑,带孩子体验。
也可以拿张纸涂色画一个泥坑,或者找块棕色的布,剪不同的大小模拟泥坑。如果孩子愿意穿上雨靴,也可以让他穿上,在房间里模拟这个情景。比如说摔倒了,比如说拿毛巾擦身体,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找找毛巾,把整个情节表演出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提高他的主动性。
掌控你的Pad
如何在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掌控好Pad,这是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一旦暂停孩子就很生气,爆发情绪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循序渐进地解决:
不要选择在孩子看得最入神的时候暂停,可以在一个比较平静的时刻,或者快到片尾曲的时候暂停很短的瞬间,停一下马上帮他打开。
2、暂停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并给替代物
3、暂停之后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选择特殊的时刻暂停,比如乔治摔倒了,暂停后家长也假装摔倒,或者乔治哭了,暂停后家长也做哭的表情,让孩子觉得暂停了但是发生的这个事件还是跟动画片有关。
4、暂定并尝试问一些问题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利用动画片来提高孩子技能的功能性,家长们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看看动画片,看看他对什么感兴趣,然后从他感兴趣的动画片中发现主题,发现丰富的教学线索,把动画片搬到他的教学里、生活里去应用,毕竟从兴趣出发的教学能获得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