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当感觉统合运作良好时,孩子在学习、运动时,其大脑、眼、耳、手、足等高度的协调,使孩子的认知、行为、学习、情绪等方面拥有出色的表现。
感觉统合里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出现问题时会对孩子的生活及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许跑跑跳跳,前庭觉出问题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伤,整天就是要孩子坐着或是慢慢走,或是长期以来小范围的活动,只安排看电视、看手机等,出现前庭觉刺激不够,孩子日后学习就会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动来动去,没办法专心上课。
什么都安排好,本体觉出问题
很多父母什么事都帮孩子代劳,从小喂饭,帮忙穿衣服,使孩子很少靠自己的肢体做事情,从而导致孩子出现本体觉问题。
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手脚,也不太会拿捏力量的大小,而且常因动作笨拙,被同学嘲笑或被老师责骂。
什么都不准碰,触觉出问题
等孩子大一点时,限制过多,危险不可以拿、东西很脏不能碰、小心不要爬。于是,孩子只能待在父母设计的一个“安全”的小角落,结果少了各种接触环境、感觉环境的机会。
当触觉出现问题时,有可能造成孩子日后学习上的问题,如孩子会觉得衣服穿起来身上有点不舒服,于是他上课就动来动去,总觉得衣服不对劲,或者是不喜欢其他同学碰到他,于是不停地注意旁人的动作,而没办法专心上课。
每个孩子都是从日常生活的活动中获得各种感觉系统的刺激,随即把刺激信息的整合结果表现到日常生活中。
因此在孩子12岁前,父母要尽可能地让孩子玩,带孩子玩,尤其是要走出家门,在户外广阔的天地中攀爬滚蹦跳,站卧行走立......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获得感觉统合能力的提升。
1、摇晃不同的可摇晃物品(精细动作,听觉/语言)
可收集一些在摇晃或挤压时可发出声音的玩具,例如可发出音响的塑料充气玩具和装有谷粒或大米的调味品罐,它们发出的声音明显不同,孩子会很乐意探究其中的差别。
2、豆子袋 (精细动作)
孩子一般对掷豆子袋的游戏很感兴趣。可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堆在一起,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掷到自己头上,感受它们带来的刺激。但必须确保里面的豆子不会漏出。玉米粒是一种很好的填充物。
3、扔球游戏(精细动作)
准备一个小球及一个空罐头(注意要没有锐利的边角),让孩子坐在地板上,把罐头盒放在他前边。把小球放在他手中,并让他把手悬于罐头盒上方,然后让他张开手,使小球落入罐头盒中。
4、抓物体(视觉,精细动作)
收集丝巾、小手绢或其他扔向空中能缓缓落下的气球之类的东西。与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把丝巾扔到空中,当它落下时,举起胳膊去抓它。
5、手在哪儿(视觉,智力/逻辑)
和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和他面对面地坐在地上,把毯子放在你的大腿上,把孩子的手放在毯子上面或下面,问他手在哪儿。
6、隐藏的玩具(视觉,智力/逻辑)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让孩子去找。
7、滚球(精细动作,情绪/社交)
你需要一个柔软的布制的球。和孩子一起坐在地上,让孩子面对着你。首先你把球滚给他,然后拉着他的手,告诉他怎样把球再滚给你。
8、杯子游戏(自立,精细动作)
让你的孩子坐在一个高椅子上,或者坐在桌边,在他面前放一个小托盘。小手托盘里放一个小杯子。你首先举起杯子假装喝里边的东西,同时说一些像"啊呜、啊呜”或“好喝、好喝”之类的话。然后你把杯子举到孩子的嘴边,当孩子假装喝的时候你也说同样的话,最后把杯子放在托盘上, 看看孩子是否会将杯子举到嘴边。
9、洗澡游戏(自立)
在孩子手里放一块洗澡巾或海绵,家长说出名称并让孩子自己象征性地擦洗身体的各个部位。
10、学小鸟(创新/创造力,听觉/语言,肢体动作)
与孩子坐在一起,将他的胳膊展开,让他的手臂上下扇动学小鸟飞翔,并学小鸟啼叫。然后,停止扇动胳膊,学飞机的“隆隆”声,让孩子像飞机一样飞翔。并反复学它们的声音。
11、走路障(平衡感、大运动发育和发展)
在地面摆设各种类型的路障,让孩子跨过去、跳过去,或者站在上面走过去。当孩子可以轻松完成之后,增加难度(如抱球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