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语言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但是对于现阶段的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儿童来说,往往限制在了“说”这一阶段。那么“说”是怎样训练呢?
前提条件就是“听”,听就是接受信息、储备信息量的过程,只有在儿童本身有很丰富的词语名称的积累,对事物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的时候,才能够自然而然的描述出一个事物或者事件,进而表达出对一个事物或者事件的感受。这一表达的过程就是“说”。
No.1
那么都说些什么呢?
那么我们都说些什么呢?“说”可以体现在描述、提问、评论、交流等方面,但是我们都通过哪些方面,哪些具体的点来“说”是一个重点。下面我来举例说明一下:
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不会说出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今天在幼儿园干什么了等等,其实这些就是家长引导的问题,你让孩子说今天吃什么了,孩子本身却不知道你说的是早饭、中午饭还是晚饭,他不知道从哪个具体的点来说,也不知道他说到什么程度(也就是说出几样菜)才能是家长想要得到的答案,所以他们就不会回答。这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把问题说得再具体再细化一些,而且在儿童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你想要的答案的方向来引导,妈妈可以这样问,例如“宝宝,你在幼儿园晚饭吃了什么菜啊?”宝宝回答:“茄子”。妈妈可以继续引导“有西红柿吗?”“有鱼吗?”如果儿童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说“我今天在幼儿园晚饭吃的是茄子、西红柿和鱼”。这样当妈妈下次再问的时候儿童就知道我要说出全部的菜才是妈妈想要得到的答案了。这样一来儿童的语句长度就增加了很多,而且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No.2
还可以怎么说呢?
再例如让儿童看图说话,出示一张小朋友被一只小狗追的图片,对于大部分的儿童可能只会说出图片中呈现的直观的表象的内容,也就是有一只小狗在追小朋友。但是我们想让他们再说得丰满一些,语句再长一些,孩子就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说了,这时就需要家长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句子。我们可以这样问“我们想想小狗为什么要追小朋友啊?”“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被小狗追的呀?”“小狗追小朋友,小朋友会害怕吗?”当儿童把这些问题都回答完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让儿童把这些答案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句子为“小朋友揪小狗的尾巴了,小狗生气了就去追小朋友,小朋友看到小狗追过来很害怕。”这样一来,就会让句子表述起来显得很丰满,同时也提升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以后遇到类似的图片时,儿童也就知道从哪几方面描述图片了。
其实让儿童“说”出来很简单,只要作为引导者的我们知道从哪些方面说就可以很好的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