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提问一:
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是从进入小学开始的吗?
我们通常所说的融合教育,是进入普幼或者是普小接受教育开始的。但其实并非如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1、融合教育应该是从出生的时候就开始的,因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婴儿就是一个社会人的角色。需要在各种社会刺激中形成和发展出情感、情绪、社会行为和关系。
2、融合教育如果是从小学才开始,那就晚了。但是如果之前都一直没有开始,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都不算晚。
3、融合的第一步,是特殊家庭与社会的融合。如果家庭都走不出去,有所顾虑,哪里还谈得上孩子以后的社会适应。
4、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也是融合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融合教育老师。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社会融合之路。我们的特殊孩子首先要与家庭内部成员有足够的社会化的相处方式,才能为以后与孩子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的融合做好铺垫。
建 议
对内:营造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
1、家庭成员合理的分工:合理分工并不是说爸爸只负责赚钱养家,妈妈只负责貌美如花,而是要彼此理解,共同承担起教养孩子的义务。爸爸的陪伴和妈妈的爱同样重要。
2、学习育儿专业知识:首先了解障碍类别的基本情况,其次学习干预方法。家庭训练结合生活需求,不要只是做桌面教学,而不泛化在生活当中。泛化不了,学的东西用不出来,事倍功半。
3、统一家庭教养方式:在小孩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判断能力之前,妈妈说东,爸爸说西,那么孩子该听谁的?家庭教养方式不统一,还有一个很恐怖的结果是会激化家庭内部矛盾,家庭闹内战,哪里还有心情来好好教孩子,那是不是就会影响孩子朝好的方向成长呢?
4、给予足够的刺激:在保护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多去尝试,多去探索,这个时候父母抓住机会在情境中教学,“在用中学才能在学中用”。如果能借此激发起娃娃的几个兴趣爱好,那是极好的,一是让娃娃有事情可做,避免过多的沉浸在自我刺激行为中,另外一点好处就是娃娃可以自己玩耍,大人可以有自己的时间,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对外:为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接纳环境。
1、与亲朋、好友、以及邻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取得理解、支持和帮助。亲朋好友是我们最初的资源也是最好的支持网络,也可以变成孩子除了家庭之外最好的融合环境。
2、协助和引导孩子与同龄孩子互动,帮助建立同伴关系。从小建立的同伴关系,可以促进共同的成长。当然,这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努力。
3、当遇到不理解的眼光时,需要鼓起勇气说出孩子情况,知道的人越多,理解的人才会越多,未来的路才会更顺畅。其实也是在做宣传和倡导,同样也是为创建大的融合环境做出努力。
提问二:
融合教育是针对特殊孩子的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的主体既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也是普通孩子。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
1、融合的最终结局是双赢,而非特殊孩子单方受益。
(1)对于特殊孩子来说,“同伴指导”的意义非“大人教育”能够替代。
A、我们常常忧心忡忡,我们的孩子不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但同时,我们也要反问内心,在孩子和同龄互动的这件事情上,我们是否做了计划安排和持续努力。
B、比起成年人,孩子们的解释和演示更加接近特殊儿童的能力水平,也就更利于特殊孩子模仿和学习;
C、而与同龄互动这一技能,光从大人这里是学不会的,甚至连我们大人都不知道该如何与小孩子相处。
(2)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融合教育是一个塑造人格的大好机会。
有利于塑造正向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个体差异,待人更有耐心,富有同理心。这些品格的塑造不单会让孩子受益终身,整个家庭也会受益。
当我们不再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别人,用“恰如其分的善举”面对特殊孩子的时候,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优雅的孩子。
2、融合是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特殊孩子的需求。社会文明和国家进步需要大家一起去推动。
提问三:
目前融合教育的现状如何?
国家提倡融合教育,普校零拒绝,普校有相应的特教支持。
1、《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
2、融合教育的原则:零拒绝、就近入学、按年龄分班、普教老师与特教老师共同合作。
3、融合教育的模式:资源教室(普小拥有特殊孩子达到5人,应设立资源教室)、资源教师(负责普小融合孩子教学生活相关事宜)、资源中心(一般由特校建立,支持和督导普小融合教育相关事宜)。
4、没有特教资源的普通小学,家长可咨询学校教导处,提出需求。由学校教导处对接教育局小教科,小教科对接特教资源中心给予支持。
也就是说,我国的融合教育既有国家政策支持,也有特教资源支持。但是普小融合教育系统的完善,也是需要每个特殊家庭去推动的,我们带着孩子往前走一步,融合教育体系也会往前走一步。
提问四:
入普校接受融合教育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生活基本自理(独立如厕,处理自己的大小便事宜;自主就餐;整理书桌书包等);
2、具备基本规则意识(课堂规则,能安坐上课;遵守集体规范;守时及基本的时间概念);
3、自我情绪行为控制能力;
4、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
5、此外,还有当地规定的其他条件,比如户籍,居住证,家长陪读等,具体条件需向各地方学校或者教育局咨询。
6、另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家长,你真的做好心理准备了吗?进入普校可能会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学业、同学、老师、家长),这些压力处理起来肯定会非常棘手,但是前进的道路总是有很多磕磕绊绊,这再正常不过,请记得“风雨过后才能看见彩虹”。
如果在犹豫要不要进入普校融合教育,建议考虑以上几点,但也不是绝对的,孩子适不适合,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可不可以呢?退一万步说,如果确实不适应,那从普校转特校呗。不是非得去普小融合,也不是非得去特校,关键是看适不适合孩子,总之,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我们浅浅谈了谈,关于“融合教育”的问题,道理都很简单,做起来确不容易。但是别担心,我们有很多人是一路同行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现在开始进行“融合教育”,为和“社会”更好相处做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