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汉语拼音中有五个元音字母,分别是 a、 o、 e、 i、 u、 ü,他们所能标记的音素(phone)却远不止5个,比如“四”(si)、“戏”(xi) 和“是”(shi)中的 i 对应三个迥异的音素。所谓音素,就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反映人发出的声音的物理特征的,可以用国际音标来标注。英语中的字母(组合)和发音的不规则对应是由于历史演变造成的,而汉语拼音是专门设计来用于标注读音的,为什么不多采用几个字母来对应不同的
音素呢?这牵涉到一个音位的概念。
音位(phoneme)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是从语言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比如普通话“潘”和“班”中,一个送气一个不送气的两个辅音音素起到了区分辨义的作用,因此属于两个不同音位(送气不送气音在英语中属一个音位,如 speak, peak 中的 p)。再比如,北方方言中有把“为”(wei)中的辅音读作“v”的,但这丝毫不影响辨义(没有其他原本就读做 vei 的词与之混淆),因此 w 和 v 在此方言中属于同一音位。由此可见音位是严格基于某种语言的而存在的。而汉语拼音中的五个元音字母,就是基于普通话元音音位而设计的。
简单来说,汉语拼音不是音素化的符号,而是音位化的。比如上面说说的 i 可以对应发音特点不同的三个音素,但由于出现环境不同,不会造成发音上的混淆,所以汉语拼音方案就用一个字母表示。再比如“远”(yuan)中的 a 的音位和英语 bed 中的 e 相通,但是如果硬是读成“一屋俺”,除了听觉上有些别扭以外,不会影响意义的表达,所以就用一个字母 a 代表而不是新设一个字母,例如 ê。
说了这么多,接着就归纳一下普通话的单韵母,一共有以下十个元音音位:
拼音 音位 代表字
a /a/ 阿
o /o/ 哦
e /e/ 鹅
i /i/ 衣
e /ê/ 耶
u /u/ 乎
ü /ü/ 鱼
i /-i/ 斯(发音靠前)
i /-i/ 师(发音靠后)
r /er/ 而 (儿化)
而每一个音位,在不同情况下,又存在诸多变体(allophones)。音位变体即由不同音素组成,但不起辨义作用,故归于同一音位的发音集合。作为以一门语言为母语的人来说,对于音位变体常常存在“失聪”现象,即由于其不起辨义作用,我们习惯于忽略它的存在。我把上面的十个普通话单韵母音位所对应的音位变体分类总结在下面,有些十分明显,有些很微妙,如果大家多读几次,相信能够体会个中区别。
另一方面,有意思的是,虽说我们作为普通话和方言的母语使用者,这些音位变体对我们来说仿佛本能般自然,但如果发音上有了细微的偏差,却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违和感。比如就算在异地操不同方言的地区生活了很久,哪怕那门方言说的再流利,一个细微地方,以你根本不能察觉的方式说错了的音位变体,能够百分之一百地让本地人立马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