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杨某,女,25个月。发育迟缓,早期发育过程缺陷,特别是原始反射缺陷妨碍了精细运动协调性的发育。
一、仰卧位
(1)问题一:出生时即表现为弛缓, 没有生理性屈曲的体验。无上肢内收、屈曲,手不能抓握。无手抱膝、手抱足或者抱足吃,也没有出现竖颈、抬头。向俯卧位翻身左侧优于右侧。
(2)治疗方法:
①仰卧位,辅助下屈曲膝部,将食物放在患儿视线前方,鼓励患儿抬起头部去够取食物(图4-172)。
②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时,必须在辅助下屈曲下肢并回旋腰部、前倾肩部以帮助其翻身(图4-173)。
(1)问题二:双侧上肢并不都同时伸向前方,可有一只手向前伸展,另一只手在体侧的情况。
(2)治疗方法:仰卧位躺在枕头上,伸双手去够取对面的人的脸。
二、俯卧位
(1) 问题一:出生时没有生理性屈曲体验。俯卧位时要保持头部稳定控制上肢就不能内收、屈曲。
俯卧位时,双上肢紧贴躯干放置(胎儿水平)。肘关节屈曲在肩关节后方,前臂能保持支撑姿势,但是只要头不上抬,肩和.上肢就后缩,右侧比左侧出现早。
5个月时能翻身至仰卧位。辅助下翻身,上方的下肢屈曲,上方的上肢伸向前方,向侧方翻身时会有颈部立直反应出现,但是没有颈部屈曲阶段,整体发育水平在3个月左右。
(2)治疗方法:
①俯卧在治疗师膝部,前臂支撑,肩关节内旋、内收,手轻轻握。让患儿自己照着镜子进行抬头训练,抬头的过程中,需要屈肌和伸肌共同作用以保持头部正中位姿势。必要的时候固定下肢,目的是避免髋关节过度伸展、外展(图4-174)。
②从俯卧位转换成仰卧位:俯卧位时,肘关节屈曲支撑,治疗师使患儿下肢屈曲后,患儿利用向侧方翻身时的颈立直反射可翻身至仰卧位(图4-175)。
③坐在治疗师的膝部,让患儿玩木棒游戏,让患儿进行保持正中位的训练。可以在抓握木棒的前提下,屈曲、伸展肘关节(图4-176)。
(1) 问题二:双上肢的动作有缺陷现象。俯卧位姿势体验比较局限,患儿可通过上肢支撑向侧方进行重心转移,而向前方重心转移缺陷。
(2)治疗方法:在平衡板上双上肢内收屈曲位进行重心转移。也可以通过双上肢伸向前方进行重心转移。目的是为了以后一侧.上肢支撑体重,另一侧.上肢伸向前方够取物品作准备。为了抑制患儿全身性伸展外展模式,可以在患儿膝部用带子将其固定(图4-177)。
问题与治疗方法
1、问题:没有体验过握持反射,通过治疗出现抓握动作。4个月时没有出现握持反射。
对触觉刺激阈值比较高,出生后数月没有体验过这类反应。但是,在手指和手掌背侧向末梢给予刺激,会引起手指外展和伸展、腕关节伸展和肘关节屈曲,左侧比较明显,3个月时出现频繁的手指主动屈曲伸展。
把物品放置在手尺侧,能够维持随意性抓握,左侧比右侧好。虽然能尝试去抓握小球,但也只停留在触摸阶段,不能抓握起来。
至今为止,仍存在患儿不随意运动,左手持续抓握能力比右手强。当从她手中拿走物品时,刚刚出现些随意性的抓握。但是不能左右手交换物品。
2、治疗方祛
①坐在配有桌子的可调矫正椅上,让患儿将摞好的积木推倒,以促进患儿的动态操作能力。
②可以帮助患儿抓握住食物,让患儿体验食物带来的乐趣,并尽可能地帮助患儿完成进食动作。
③给予患儿手部各种各样的刺激,特别是促进触觉识别和辨别能力的提高。可选择不同材质的刺激物品。
④尽可能地让患儿用手抓握食物吃,训练患儿手眼协调动作(图4-178)。
⑤可以抱住患儿,把食物放在治疗师手掌上后让患儿抓取。反复的训练能强化患儿的熟练程度。抓取到物品包括两个步骤,一个是抓握,一个是够取,缺-不可(图4-179)。
⑥按压面团要在大人辅助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