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世界上没有哪个病症比自闭症更让人一眼看上去根本摸不着头脑了。有人形容自闭症患者像一把大伞,在这把大伞下,有终身都学不会说话的,也有能上美国常春藤名校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下来,他们的最大共同之处是:一根筋。只是这一根筋的程度不同而已。
儿童自闭症一般发病于36个月以内,2岁是自闭症的高发时期,由于2岁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时期,考虑到孩子的年龄、学习语言能力和速度问题,不爱说话或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交流这些症状都容易被家长忽视。
自闭症在小孩子的时候,有的医生会说是发育迟缓,但是,到底迟缓在哪里?孩子看上去也不缺胳膊少腿,也不比别人少几颗牙啊。研究自闭症的专家学者指出,关键还是大脑的发育异常。
医学临床上,自闭症主要有三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并伴有智力、行为和感官异常等。
1)社交障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技巧和经验都是一个逐步积累汲取教训的过程,以幼年时期为甚,不爱说话,比喜欢与人交往和交流,不与人接触,躲避他人的靠近会导致儿童在幼年时期的无法正常的进行社交活动,血多自闭症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表现为不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玩耍,躲避他人的目光接触,抵触和抗拒他人的靠近,对周围的事情毫无兴趣等,不利于其社交活动和技能的发展,成年后社交障碍突出,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2)交流障碍:交流障碍有语言交流障碍和非语言交流障碍之分。语言交流障碍表现在幼儿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及其技巧,喜欢独自玩耍,不参与群体性游戏,与家人不亲昵,缺乏亲子感情,部分幼儿常出现语言晚发育的现象。非语言交流障碍,幼儿常以哭闹或尖叫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或需求,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也极少。
3)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对通常儿童都喜欢的游戏或电视,自闭症儿童表现的毫无兴趣,他们喜欢玩同几种游戏,穿同样的衣服,吃同几种饭菜,走同一条路线,对房间物品的摆设必须一致,这些习惯一旦被改变,他们无法适应会以哭闹和反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部分幼儿常对一些不作为玩具的物品表现的感兴趣,对一些非生命物品产生依恋行为,对一般儿童都喜欢的动画片表现的毫无兴趣,喜欢看新闻或科教类的电视节目,存在刻板重复性的行为方式。
4)智力异常:智力异常可有智力低下或智力超群。部分幼儿的智力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但也有少数儿童存在记忆力、音乐等方面智力超常的现象,而共同表现是智力各构成要素的发展极不平衡。例如,某些患儿在机械性记忆的某些方面表现优异,能迅速报出几十年前的某一天是星期几,或在几分钟内背出几十趟火车的到站时间,但其他认知功能表现极差,无法接受正常教育,也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5)行为异常:多动、注意力分散行为在多数患儿较明显,常成为家长、医生关注的主要问题,也因此常被误诊为儿童多动症。此外,发脾气、攻击、自伤行为等在患儿中也较常见,可能与父母养育过程中较多使用打骂、惩罚方式有关。
6)感官异常:多数患儿有不同类型的感觉异常表现。如:有些患儿特别喜欢抚摸地毯,对其他织物却毫无兴趣;另一些患儿对震耳欲聋的声音毫不在意,但听到某些并不奇异的声音(如搓板的摩擦声)却难以忍受,立即逃之夭夭。嗅觉奇异表现患儿也多见。
自闭症儿童缺乏社会交往技巧。自闭症儿童不会和小朋友进行交往,找小朋友玩的时候常常突然拍人以下或者拽下衣服,然后自己转身就走了。大多数时候都是自己在那里玩,或者一个人看着外面发呆。
自闭症儿童常常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似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他们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大多数自闭症患儿的语言都很少,严重的甚至终生不语,有的即使会说话,也不愿开口,只是用手势来代替,或者小声、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最近,有专家做了这样的实验,找了一群正常人和一群有自闭症的人,分别给他们同样的问题来处理,在他们处理问题的同时给他们做脑电图,结果发现,正常人遇到问题,通常是大脑几部分相互呼应同时在工作,而自闭症的人通常只有一部分或者两部分在工作。大脑各个部分通常是各自为战。所以,自闭症的人处理问题的时候比一般人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闭症的人表现出来的一根筋了。比如,想到什么张嘴就说,根本不考虑前因后果,因为,他那部分脑子没工作。
更糟糕的是,自闭症的人的注意力和正常人也不同,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一群正常人和一群自闭症的人看同样的一组人脸画面,然后,追踪他们的眼睛,正常人无一例外,视线首先都是落在人脸的眼睛部位,马上能看出画面上的人的喜怒哀乐,自闭症的一群人的视线落在什么地方的都有,嘴巴,鼻子,甚至头发。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东西,自闭症的人往往看完了所答非所问,或者好像根本没看见。因为他们看见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人脑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机构,至今人类对它的研究所得出的成果都还不能用于临床。
记得在有一本关于脑科学的专著里看到过这么一段,有一个建筑师原来非常的温文尔雅,礼貌待人。但是有一次在工地工作的时候出了事故,一根钉子射入了他的脑袋,后来,手术成功,建筑师活了下来,但是,性格大变,见人就骂,得了秽语症。原因就是他脑子主管思想感情的那部分被钉子打坏了。
如果说有些自闭症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脑子太精确了,你可能根本不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自闭症的孩子学不会说话?有些就是因为他们的精确。一般的孩子,你今天指着坐在椅子上的爸爸跟他说:爸爸。他可能没学会。第二天,指着站在厨房里的爸爸跟他说,爸爸。他可能就明白了,嗷!原来你在教我这个人是爸爸。但自闭症的孩子,同样的事情就根本教不会,为什么呢?你头一天跟他说爸爸,他的脑子里反应是这样的,爸爸=椅子+白衬衫+这个人。你第二天跟他说爸爸,他反应是:爸爸=炉子+大裤衩+这个人。他没有一般孩子的抽象能力,把“这个人”抽象出来叫做“爸爸”。在他脑子里,你第一天把前面三样东西加起来叫做爸爸,你第二天把后面三样东西加起来叫爸爸。这”爸爸“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要ABA,你把爸爸放照片里,没有背景,指着教他:爸爸。他这回除了“这个人”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想搞错都难,嗯!这下子学会了。二维的“爸爸”学会了,要泛化到三维中去,有的孩子又“精确”了,过不了这一关,二维和三维的变化接受不了。Lovaas 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训练员在教一个孩子“杯子”这个词,怕孩子没有注意他手里的杯子,每次发指令的时候,都把手里的杯子举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来,他每次举起杯子,孩子都能准确地说:“杯子”。他以为孩子会了,直到有一天,他手里没拿杯子,只是把手半握着举起来,孩子照样说:“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