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多动症是在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障碍,其患病率一般报道为3%-5%,男女比例为4-9:1。
在家庭干预中,孩子不配合的情况,基本上是以99.99%的概率会出现,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干预训练中孩子不配合该怎么办。
图片
一
学会区分孩子的不配合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
1.可能有人会问道,不配合为什么还会是合理的?
首先当孩子出现身体不舒服时,情绪会比较低落,积极性也不高,在此情况下要求孩子极力配合是很难的。孩子不配合是合乎情理的,需要先调养好孩子的身体在进行训练,毕竟孩子的身体健康是第一位;
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跑是不可能的,训练的内容一定是符合当下孩子的实际能力的,根据孩子的能力来制定相应的训练。另外家长要降低要求并给予孩子适当的辅助,来帮助孩子达成训练内容。
2.有合理的就会有不合理的;
首先就是孩子无理取闹,只想玩不想训练。其次就是孩子的需求不被立即满足就闹情绪,不配合训练,都是不合理的,需要去进行干预和纠正。
针对孩子只想玩不想训练的情况,我们先不要目的性太强,硬拉着孩子去训练,反而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和哭闹情绪。
图片
可以先跟孩子一起游戏互动(玩玩具,感官刺激游戏,呵痒痒或者举高高等),在玩的过程中借助生动有趣的表情,动作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孩子的情绪以及兴趣被调动起来,再逐渐将训练的内容与玩具做关联,让孩子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得到提升(例如孩子在玩球,我们可以围绕球来展开相关的训练,球的发音,形状,颜色,踢球的动作模仿等一系列有关游戏的内容)
另外,针对孩子需求不被满足就哭闹的行为,要及时的采取冷处理(不理睬,忽视)无论孩子如何闹情绪都不能满足他,立即满足反而会强化他不得到满足就不配合的行为。
除了冷处理也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减少孩子对于闹情绪的关注。如果孩子的情绪比较激动或持续时间很长,可以先进行安抚(单纯的抱着,不去过多的关注,进行身体限制以及情绪的安抚),等孩子情绪冷静下来再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做的是什么(只有做好了,做对了才有奖励,才可以满足需求,建立规则意识
二
当孩子不配合时该如何开展有效训练?
1.指令问题:很多家长的指令,不明确或者太复杂容易让孩子觉得训练难,不想配合。因此指令要简化明确(例如:把桌上的水给我。而不是→去把水拿过来给我)并且注意“容易与困难”的搭配是80%容易+20%困难。
2.辅助问题:当孩子无法达到训练要求时,家长可以给与孩子辅助和示范(可以借助身体辅助或者视觉辅助)让孩子完成指令并及时鼓励强化,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信心。如果家长不去辅助,孩子也会感到训练的难度,而不配合。
3.家庭教养方式:保持正优教养(正优教养以 “正向理” 为指导。「正」旨在采正确恰当的教养式,不惩罚不娇纵的对孩进管教;「优」指遵从孩的优势及强项着重培养,增强与孩的互动;教养整体以然活泛化为主、互动游戏等综合提升孩的能!)孩子的教养方式为包办宠溺或者散养地方式,孩子很容易我行我素,不配合家长训练。
4.亲子关系:亲子依恋关系是家庭干预的先备条件,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没有建立起来,对之后的干预有很大的影响,孩子不信任家长,或者没有把家长当成自己的伙伴或最亲近的人,他是不愿意配合家长进行训练的。
5.必要的强制训练:对于口肌的训练,需要孩子安坐并且配合家长来进行口面部的按摩或者坚持训练一个开口的动作等;孩子一般不是很喜欢,但是家长要借助孩子的强化物进行引导强化或者亲自辅助示范来降低训练的难度,给孩子建立听从指令的规则意识再开展相关的口肌训练会事倍功半。
7.泛化练习:平时要在符合语境的场所将孩子所学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训练与实际场景结合起来,合理运用所学的内容。比方说,孩子学习了“下雨了”的短句,当外面下雨的时候引导孩子说出“下雨了”将所学的内容赋予社会意义。
图片
03
强化物的筛选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强化物的筛选:小朋友的注意力不集中,不配合,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那就需要用强化物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和眼神关注,引导他关注外面的世界,另外强化物对于孩子会起到鼓励强化的作用,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增强孩子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另外强化一定要具体明确,告诉孩子因为什么而获得奖励,会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亲子关系的建立:简单来说就是跟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孩子不信任你,不喜欢你,躲避你,教学是很难开展的。除了平时多花时间陪在孩子身边,也需要主动跟孩子进行互动游戏,留心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动向以及内心想法,建立好跟孩子互动的